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三二六理直气壮@365

(2023-03-13 12:19:27)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近日一位朋友谈起一桩事有些担忧,用了理直气壮一词,提醒现在有些人一点都没有意识到风险和危机。他的意思当然是这些人的底气建立在沙漠上,没有理由,经不起推敲,是认知的问题,也是无知的问题,我想可能更重要的是惯性思维使然,因为多年都这么过来的,没有发生情况,再就是有这么个群体效应,法不责众的文化让羊群意识不到狼来了,侥幸心理放大了这个效应,却不知此一时彼一时,此状态非彼状态所比,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必须警钟长鸣,紧盯不放,坚决杜绝一切不安全的因素,将一切苗头都扼杀在幼稚期,不可任由发展,不可任其蔓延,也许在一些同事的眼里他有些过虑了,也许在一些发生的现状里他所谓的事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也许在很多人口中他的言行有些偏激了,也许在一些人的看法他的有些观点过时,但不论如何他的有些说法是有道理的,他的提醒也是及时的,有的契合了现状,不过是触及了其他一些人的痛楚,触碰了有些不同理解和观点的人,他的表达有些简单,没有过多地注重场合和方式,需要改进这些枝节问题,而他的对于我最有价值的建议就是不可以理直气壮,我们很多地方都不完善,需要谨慎处理,更需要谦虚小心,还有很多的方面没有定规,是探索中的摸索的实验性质的,是在不确定状态下发生发展进行的,这就更需要慎重从事,的确有人不知天高地厚,认为一切理所当然,看问题简单化,处理问题简单化,知识有限,对于复杂情况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应对技巧,相反选择对自己听起来耳顺的看起来眼顺的去理解去办事,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不理解不感兴趣的不管不顾,更谈不上主动洞察分析风险,找出漏洞发现危险,一味地重复曾经的熟悉的过去,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都不关心,不敏感,不锐利,可怕的是对于这些风险没有意识没有措施倒还理直气壮地犯着同样的问题,有很多的理由有很多的理由,却不知那些所谓的理直气壮都经不起细究,都有违反规定的可能性,一旦认真起来那些曾经的保护都会远离,都会被一风吹,都会被束之高阁,都会被屏蔽,那些承诺的事和人也就都被撕下伪装,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你周边,也许基本都支离破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还有什么力量做你的护身侍卫,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临阵脱逃、叛徒等等人间的把戏都会上演,一切都归于本真,一切都要站在道理的轨道上,你只有占在正面一边才有生存的可能,要知现如今作难又何必当初任性无边,所以想想后来的困境就要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避免风险纠正错误。正当行为当然要理直气壮,名正言顺之下的我们没有理由偷偷摸摸,可是很多情况并不是这样,制度不健全,条件不具备,可是事还要办,一些急事要事根本就没有机会索要条件,得到的永远都是紧急状态下的工作,不办工作进行不下去,办又没有条件,于是上面的追责机制领导的压力无限的下移传导,使得你没有任何机会争取更好的条件,就披挂上阵了就信誓旦旦了就冲锋陷阵了,等到你有机会整理一切有个清楚的概况时,你已是局中人上了船了,责任都落到你身上,一切需要你接受,需要你解释,需要你担责,此时的你已经没有申辩的机会,只有负责的位置,你开始明白你上了贼船了,脱不开身了,同流合污是难以避免的大概率事件,除非鱼死网破,除非不管不顾,除非做好做烈士的准备,大多情况下没有那么决绝,情况也没有那么明了,楚汉河界也不是那么清明,这也是很多人都难以逃脱套路的根本和关键,不知不觉不明不白中顺流而下了,亡羊补牢是不得已的问题导向的选择,却也是有效的办法解决防微杜渐的难题,面对太多的这样的局面,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这样?为何不能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妥贴稳当呢,为什么要仓促地办一些需要长期进行的工程呢,为什么不采取措施完善补救这种工作制度,为何不将我们的干部从这样的恐怖的体系中解脱出来免于这样的困境,不工作是错误,可是工作也有错,总有错,这是该有的局面吗,如果大面积存在这样的情况,就已经说明我们的机制体制制度设计有问题了,而且这样的缺陷却要个人为此买单,公平吗,公正何在?试想,这样的状况不断延续,这样的陷阱越来越多,那么还有一个适合的工作的环境吗,不就一目了然,有谁敢于承担如此任务和责任,显然是不可持续不可长久的,在容错能力如此低下的目下,人人自危也就不言自明。好的制度可以是坏人没有机会犯错误,坏的制度可以使得好人难免犯错误,我们体制内的很多制度制定不健全有很多系统错误,不科学不完善,存在固有的问题,逻辑混乱、体系混乱,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的体制内的人和事处于矛盾的漩涡中,难以独善其身,大都选择与狼共舞,跳钢管舞,刀尖上添血,权衡各方利弊,见风使舵顺水推舟等等自然也就是这个体制内生存的标配工具和做派,否则寸步难行,早就死光光,真空不存在,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都明白,可是基本的准则基本的原理还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交织在矛盾中的各种主体是无法高效运行,更不可能有创造性结果,制度的完善是我们一切重大工作必备前提,顶层设计的深度和厚度决定了事业发展的前途和成果的大小,让理直气壮建立在制度的轨道上才有巨大的推动力,托举起事业大厦走得更高更远更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