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三一三一语中的@365

(2023-02-13 16:21:12)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阴 -7/2。

千篇一律不好,平铺直叙欠佳,万人一面何苦,再好的东西堆积起来也不见得妙。堆砌的妙语连珠不如恰到好处的一语中的,每日三餐山珍海味不比一顿一碗珍馐美味,任何好东西都经不起连篇累牍、简单重复,沙漠戈壁之人好奇绿水千山的秀色可餐,小桥流水人家醉心于荒漠奇崛的苍凉诡谲,无不源于稀有少见,沙漠戈壁之于当地人是改造对象,小桥流水之于当地人却是闭塞烟瘴,那是因为功用不一样心情自然不一般,语文老师整天诗词文赋,她欣赏之余少有情感饱满之时,因为这是她的工作,是他的职业,是她依靠它吃饭的家伙什儿,是严肃的,紧张的,完全不同于起初对于她的新奇赏心悦目,职业生涯中的欣赏多少带有表演的意味,更多的是将其视为工具使用,天天年年的讲解分析早已失却了那份赏恋,曾经的那份把玩的心情枯竭了,此后的面对只有习惯和惯性使然,熟视无睹的、无视无味的、无知无感的,经常是处于这样的感觉。苹果的种植者需要的是苹果的交换价值,完全不同于苹果的食用者,卖猪肉的小贩没有干饭的吃货的体验,再多的材料堆积成山也不过是材料一堆,没有结构设计,建不成高楼大厦,任何食材不经过厨师的精心烹饪难以成为美味,玉不雕不成器,人不教不成才,简单重复是最简单的运动,高级的创新型活动都是有结构有曲折有变化有间歇的运动,跌宕起伏的故事引人入胜,说明书一样的情节有何魅力,引得万人空巷的一定是不一样的生活节奏,让大妈们朝夕梦想的一定是不一样的旋律,老三篇老三样吸引人轰动一时一地一隅,可要一生一世不行,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多好听的故事经不起三回闻,再好吃的饭来不得重复几次,一招鲜吃遍天的一般是基于以空间换时间的道理,超过了空间极限也没辙,连锁业务失去发展余地。人面对周边会有不同的角色,周边的一切也因此而有不同的功用,大体可以分为欣赏者的角度,这实际上是旁观者的角度,基本没有责任可言,没有负担,也不会将对象进行改变改造,承认现状,不谋求改变,所以不干预的结果会让欣赏者有超脱感,获得了很多的自由空间,此时此刻人对与周边的对象是欣赏把玩,心情放松紧张都不碍事,没有功用在其中,没有利益在其中,没有利害关系在其中,欣赏的心情自然是赏心悦目颐养天年心情舒畅的,即便是悲情的痛心的也完全不是真正意义的悲痛欲绝,他更大意义上是同情,是对于悲剧发生的故事的感同身受,也是欣赏的一种,是场景体验是感同身受,是自己曾经类似经历的毒素的发泄,因而也是舒畅的,有益的。
而相对应的另一种角色则是功用性质的利益者角色,也就是利益攸关方的角色,一定是参与者,必然有责任在其中,有利益在其中,有利害关系在其中,那可是需要投入自己的资源,息息相关的事务牵涉的自然不是轻轻松松清清爽爽,而是牵肠挂肚惊心动魄,心情也是有喜有忧,没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的心态,遇到不顺利不顺心那必定是切实的悲愤,痛苦不是感受而是痛彻心扉,心碎是真切的,对于自己的身心都是摧残,必然也是有害的。我们面对周边的事物,是欣赏者旁观者还是利益者参与者取决于主观的愿望,比如我们尽量地欣赏我们的周边的一切,将痛苦的经历换成对于生活的欣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角色的决定因素是客观的,一定意义上人们都愿意欣赏生活,欣赏社会,都不愿意投入到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可是又没有办法置身事外,比如今年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再创新高,有相当的因素是很多年轻人选择逃避现实,不愿意投入到社会的残酷现实去,宁愿选择啃老,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对于社会的赏玩的时限,也即是永远希望自己是欣赏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那个人,而不是改造这个社会的那个人,象牙塔究竟是有限的,人类社会所能供养的上面的金字塔顶端维护不了那么多的人,也维系不了那么久,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大多数地方都不得不进入到社会的洪流中,不得不面对世界上那些我们不愿意不舒服的事,地震我们得去抗,洪水要我们去扛,地需要我们去耕,工需要我们去作,学需要我们去上,书需要我们去读,社会需要我们去治理,仗需要我们去打,这不是客气不客气的事儿,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一天一夜地过,我们看的人世间怎比得我们活的人世间,我们欣赏的桃花扇如何比得了才子佳人的碧血罗霄,我们的欣赏书中的草原之夜温馨又怎么体验得了牧师的夕阳暮鼓悲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读书听歌曾经不解曲中意,不知来日自己变成曲中人。。
当然,我们都无法绝对地区分二者,针对同一事物或许我们既是参与者利益者又是欣赏者旁观者,跳出圈子是我们的自觉醒悟,换位思考的能力常常使得我们智慧了许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曾经的苦难不失为一种生活的智慧,因此减少我们的困苦孤寂,倒是末因为欣赏的角度替代了真实的生活,更不可因为看戏耽误了生活中自己的责任,同样的也不要因为工作的辛劳而忘了观赏的趣味,不要让生活的细微贫苦挡住了我们对美丽的发现。欣赏生活欣赏工作欣赏学习,大欣赏的角度对待一切或许为我们开拓出一条生存之路,常用旁观者的角度对待自己的所有,旁观者清,兼听则明,曾经流行的戏说不妨试试放大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方式,可能你放下的是生活的琐碎,提升的是你生活的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