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么好的事一七五@365
(2022-12-25 22:41:00)
标签:
365读书文化 |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乌鲁木齐 晴
-16/-11。
一
近日休假回来把书柜整理了一下,将前些时间网上买的一些书整理放入书架,将4月带到下面村里的几本书看完也带回来了重新归位。整理书架的过程也是重拾旧情的过程,看看朝思暮想的它们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都是享受,摸摸这本触触那本,瞧瞧这架望望那架,都是熟悉的面孔,都是曾经热恋的对象,半年多再次重逢格外亲切,分外眼热,有些多年的老朋友,有些没太多关注可也是心里想着呢,有些也就开始泛黄了、老化了,失去了曾经的青春年少的气息,有些保持着老成持重的态度不卑不亢默默无语,也有的几乎都认不出了,什么时候相认在哪里遇见都有些模糊不清了,不过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这个时候总会想起来点什么,有意外收获,潜意识被调度出来,浮现一些曾经的线索、痕迹,情愫、记忆,找回一些难得的感觉,旧时的特殊的味道的浮现是令人向往的,最为珍贵的精神世界的操行,满满的享受。6月地在网上买的十几本书不久就到了,由夫人代为收取,保存在家里的书房,我最惦念的是北京燕山出版社的那套6卷本的《苏东坡全集》,定价980元,我163元搞定,孔夫子旧书市场,网上陶的,夫人说她收到货后看了,没有损坏,完好无损,我这次回来看了基本正常,特地将其放入书架最显眼出,为此腾挪了一些书原来的位置,敦厚苏雅的6册大开本书为我的书屋增色不少,几天来出入书房每次都总要端详一番。孔夫子旧书店网上销售的书很多都是全新,我也基本选择全新的,旧书都入不了了我的法眼,除非一些绝版的书需要配齐全套买不到新书了,只能到旧书市场买旧版本,这种情况很少,仅有几次,加上旧书市场的书往往当成古董,价格奇高,比如古格拉群岛曾经想陶一套,结果过几年涨一次,现在都到天价了,我也就死心了,只有等新版了。又不是想收集所谓的孤本善本之类的收藏者,也就没有了兴趣,淘旧书就是为了他的价格低廉,不降反升吸引的都是将书当藏品的发烧友,我是到不了那个级别的,基本没有什么可以将我拉下水到这么深的地步,书也没有这么样的魅力,我喜欢的是首先是内容,主要为内容激动,至于爱屋及乌也偶尔为之,但总超不出一定的范围和程度,花大价钱为溢价买单从来不是我的习惯,我也喜欢选喜爱的封面设计装帧,甚至对于书的排版样式和纸张质量都要挑剔,对于书的完整美观尤其看中,这也都属于书本身的价值所在,还没有超出一定的非书因素范围。像这套这套全新的著名出版社的苏东坡全集是早就有想法购买的,只是价格太高吓退了早年的我,只是苦于没有好的版本推却了近年的我,这套书是在闲逛孔夫子旧书网店看到的惊喜,价格尤其迷人,很香,应该属于清理库存优惠的结果,不到两折的价格,大概也只有这样的精装书了,定位是收藏级别,价格高,销售旺季已过,库存多年压库占用资金急于出手。同样是网上购书,也是孔夫子旧书店,我定购的另一套书就以失败告终,我以80元购买了一套七卷本的译林出版社的《追忆似水年华》精装版,大概有很多年就想买这套书,也是犹豫再三,不是为了价格就是为了版本,总是不满意,而这套可是价格的天花板,基本不考虑,这次在网上看到报价最低的东北的某家书商只有80元的价格,本来不相信,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订单缴费,等发货迟迟不进行发现出了问题,一星期后通知我书商没有库存了,我也就心知肚明地收到返款结束了这次购书历程,看来很多书商以这种方式吸引客户,吸引眼球,真是可恶。近日发现这套书又有新版本了,价格又提高了不少,看来老版本有机会降价了,心里还是痒痒的,捡便宜货的心理什么时候都不过时,有些标志性的书总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拿出来作招牌,换着花样色香味俱全,勾起读书人的味蕾和欲望,限定版更是饥饿销售的最狠毒手段,也用到了书市,可怜的读书人那经得起这样的伎俩的考验,全都缴械投降,被那点小嗜好俘虏了。捡漏是到旧书堆的乐趣,现在基本没有了实体旧书店,而网上的旧书太难以把握,没有了把玩的感觉,失去了本有的味道,所以只能是一些机械性的感触了,先前的那种锈迹斑斑指定有怀旧的情调,旧书自然有着读书人的痕迹,它们传递的就是读书人的生活和对于书的情谊,处于这样的旧书店中,自然是享有这种氛围的最佳场地,找一个冬日的中午,艳阳天,吃过一盘过油肉拌面加两串烤羊肉喝一碗面汤,之后来到旧书店前的旧书摊先培养一下情绪,待有了感觉,便走进最大的旧书市场开始精神世界的饕餮大餐,十有八九是选了一大堆心仪着,经过反复对比留下少数几本,最多不超过10本,大概估好价摸摸口袋里的钱还在不在、够不够,对上了于是到忙着翻一摞摞旧书的店主跟前算账,一本一个价,基本是书后面定价的一两到五折不等,还可以降价的情况也有,付完帐走回宿舍,便开始一本一本地看,首先享受的是快感,是低价的快感,然后是有趣的翻翻那些最有意思的部分,直到上床睡觉都这么沉浸在兴奋中,书店中度过一个半天这是我刚工作几年的节假日的最多的安排了,每次去书店那么逛旧书摊是必须的内容,那时候一般大书店都设有旧书摊,因为那时候书还是值钱的,受重视的。我的几本《郭沫若全集》精装本就是在南门书店的旧书店买的,当时几本没人要这样的书,我看有8成新,就买了,回来发现是郭老的诗歌集文学散文之类的。
后一篇:匪夷所思二九一重新开始@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