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二七七文化认同@365
(2022-12-08 19:16:12)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2年12月8日 星期四 阴
-9/0。
一
文化认同,这是民族融合的关键,也是民族融洽的标志。前些年我们这里提出的文化科技引领,将文化提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现在提出5个建疆,其中第三个是文化润疆,处于中心位置,都突出了文化的作用。民族团结的根本当然是基本利益的一致性,共同的利益决定了民族的团结基础,这是物质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也就没有共同点了,因此要明确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建设等等,有着这样的一致的物质基础,民族团结就有了基本的共同利益,就可以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也就是说物质上实现了民族的团结融合,这只是初步的团结和融合,但还不是真正的团结和融合,因为它只是物质层面,是低级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利益,是一项事业的同事,需要团结,需要协作,但不是朋友,不是可以进一步交流感情实现精神交流的对象,没有到这个层面,因此要进一步的团结和融合就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沟通,实现精神上的一致,有共同点,成为精神上一致深交的朋友,而实现精神交流的就需要文化的工具,文化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佳途径和必要路径。就广义的文化而言,宗教、语言和各类艺术以及科技、教育都在其中,还有物质的衍生的一切文明成果及其附属,它们都有着文化的属性和文化方向的选择,实现民族文化的相向而行,减少碰撞和逆流是战略定位,一个国家的文化主流一旦确立,其它分支就要选择绿叶般的角色,从善如流,而任何长期的独立于主流文化,或者任其长时间的逆流,都不利于文化的融合,反而促使它随从了其它主流文化,或者生长出怪胎,行大逆不道之事,其害无穷。文化对于民族至关重要,或者说一个民族的确立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文化的差异,因而实现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就不能回避文化的融合,一味强调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就自然在强调民族的不同,这是客观的事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尤其现在民族融合的需要日益迫切,那么就要更多地强调民族文化向东方转移的必要,或者说,其它民族文化的中国化方向是必然趋势,历史上的佛教传播历程,东渐过程就是佛教文化中国化的过程,实现了与中国的民族的融合,被接受成为了当地人们认可的文化存在,实现精神层面的交流和融合。文化融合的这种历史感和自然进程提醒我们,一则它从来没有停歇地进行,一则它也必然的受到历史进程中其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求同存异大概是一切文化得到发展的最大优势,历次文化融合的所留存下来的最大公约数也即是人类现今的文化基因,由他支撑起来我们人类的文化大厦和精神世界,因此,政府引导文化融合需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基础上,按照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交流的需要进行,梳理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消解文化壁垒,因势利导,打通沟通渠道,建立融合平台,渐次展示文化融合成果,大力奖励文化创新和融合,普及宣传文化艺术,一方面要防止失之于松、失之于宽,不管不顾、不问不理,另一方面要防止非法治化临时机制、一刀切、过激言行、急于求成。对于文化融合的创新应给予高度重视,这要置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予以全方位全链条的监控管理和体制机制保障,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是滋养,是化解各种民族矛盾管长远管永久的良药,毒副作用小,后遗症少,因此要舍得花钱用以民族文化融合方面的创新鼓励,当然必须是有利于向正确方向的有利于融合的趋势的文化创造,民族文化创新这是最核心的关键词,要有冲击力的偶像级别的文化现象发生,要有普世价值的带有中华色彩的英雄般人物存在以打破或者对冲欧美为主的其他文化偶像影响,一流的国家必须要有一流的文化影响力相匹配,主要民族的文化创新和引领力十分重要,这方面的作用同样需要主流文化的繁荣发展,熠熠生辉的文化自然会吸引周围小民族人们的目光,影响他们吸引他们接受主流文化,政府的引导是必须的必然的十分必要的,但是要采取若即若离的宽舒的方式,不可以短视,更不可以造成逼迫的感觉,而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效果更好,宜将风物放眼量,放长线钓大鱼,不影响、不放松主旋律的前提下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这个策略对于文化事和人尤其重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气氛和环境比具体的文化创造更有影响力,合适的政策比具体的文化成果更有说服力。我们现在的个别地方对于文化有些操之过急的问题,将文化与政治置于一个层面齐头并进,反而让文化的润滑作用弱化了,有些又过分地将文化娱乐化了,将文化等同于旅游等同于玩物,精神层面的文化创造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我们在文化创新上缺乏大手笔,在民族融合的文化创新上没有突破,有在世界上叫的响的现代文化代表人物吗,有世界级别的一流的文化盛事吗,有在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形象吗?有世界人类的偶像级人物吗,世界名流有几位愿意将中国的某一个地方列为自己理想的居住地,工作地,墓地?我们心里都有数。这些不是小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孤芳自赏和夜郎自大一直都是我们的问题所在,文化上也基本如是,极大地限制了我们的眼界、格局,文化创新的局面打不开,也抑制了民族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