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二一零@365
(2022-09-08 20:20:45)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疏附县
晴 16/29。
一
几天前兄弟村工作队驻地村民的鱼塘被政府征迁,赔偿已经完成,养的鱼正在处理过程,所以给所有工作队送了几条草鱼。昨晚收拾干净,按照手机网络上教的方法用酱油、盐和姜粉腌制,今天将其炸好,中午食用了一部分,其余分装几袋冷藏起来备用。事情不多,可是竟然用了昨晚和今天的大半天功夫,有些超时的感觉。总觉得这么简单的几条鱼,处理起来易如反掌,餐厨小事,业余时间处理即可。可吃饭还就不是小事,不仅仅粮食安全的高度需要这么的认识,即便家庭的做饭这样的事儿也大了去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原来的厨师不能正常上班,新的厨师还一时没确定,三餐无法正常,疫情又突如其来,紧张的工作之余饭吃不好,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士气打折扣,情绪都不高。自己几个人轮流操作,可是都不专业,饭菜质量不稳定,口味调不准。也难以保证正点准时开饭,有一顿没一顿,全都靠凑合。聘一个厨师月工资2000元,负责工作队的几个人的三餐,工作量不大,难度不大,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住宿,负责做早中晚三餐,一般家常饭,偶尔有来人,平均一周不到一次。和一般打工收入比,收入稳定,旱涝保收,工作责任不大,轻松自由,离家近可以照顾家庭。按理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可是近段时间没有在我们所在村聘请到,不要说男厨师,女厨师也没有应聘的。大概与一个村的人情世故有关,和原来的厨师大家都是乡里乡亲,都是沾亲带故,都碍于面子,不愿意趟浑水。再就是有畏难情绪,害怕担心工作队的要求高,自己的茶水饭菜质量低,怕上不了这个台面。还一个就是,这里的农民都出门少,见识少,什么事都害怕,胆小怕事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尤其是语言障碍捆住了他们的文明步伐和致富脚步,遇事现后退,退避三舍是他们面对外面世界的第一选择。人才供需双方都存在困难和障碍,无法进行畅通的交易,价值实现成本过高,这就是现在这里与内地发达地区最重要的差别。一个厨师也好,一个建筑工人也好,还是一个司机也好,他们需要在市场上寻求交易的可能,否则他们的职业价值和劳动力价值无从实现,被埋没了,浪费了。这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提供劳动力的一方缺乏信息沟通的能力和技巧,甚至没有这个意识,总处于被动的状态,需要政府组织,需要找上门的主顾,需要被激发。南疆地区这个情况比较严重,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不平衡,远远没有充分。小富即安,安贫乐道,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无餐食,这样的生活态度决定了他们及时行乐的行动逻辑,不加班、不吃苦、不隐忍、不负重,储蓄的习惯在这里是很难找到同行者,有一个花两个,半个月花完整月工资是常态,半月富半月穷是经常。手里有点钱,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想着把家里整治一番,总想着三朋四友吃吃喝喝,赌博喝酒打牌玩女人,很容易就膨胀。没有大的计划,没有大的报复和理想,重视眼前利益,把小利益小事情看到很重,为一点蝇头小利可以不管不顾亲情友情,什么都可以抛弃。经常处理一些邻里纠纷,听到一些家庭矛盾纠纷,事出偶然,却也反映了家庭信任关系的缺失,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竟然挑动和触碰了家庭和亲情这样重要的关系和道德准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偏远荒野之地没有精致的生活氛围,杂乱无章的社会秩序必然缘起于残酷的环境。现在社会进步的程度还不足以拉平所以的差异,这里的人们还远不会像内地的人们那样成为典型意义上的经济人、社会人。由土著想现代的转化,这个过程不一定都是文明的美好的,有时候还很残酷,可是没有适当的动力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前行。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家长里短、无是生非,据说这些一个都不少,我们的耳背听不懂也就不知道,耳根子清静,可这里的老乡也习惯热衷八卦。男主外女主内,这样的家庭分工在南疆农家有长久的历史,与中原政权统辖区基本一致,现在也面临突破,由此导致的家庭纠纷和离婚率高涨,婆媳关系难以和平相处也是观念的变化,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一味依附男人丈夫的过去的女性一去不复返,对公婆孝顺低眉顺眼的过去的儿媳妇也没有了,传统的制度和秩序面临崩溃,家庭关系需要重置,新势力与旧势力的斗争也就以各种面目出现了。这可苦了基层组织,各种矛盾的交织,需要大量的细致工作去理那些清官难断的家务事。
二
芯片面对美国的打压,科技脱钩的现实都犹如一块块巨石压在我们的头顶,可是担心的文字很少见,倒是乐见其成的文章和观点充斥。难倒科技脱钩,经济打压,断供都是好事,都是对我们有力的事儿,什么都可以易如反掌地怼回去。那么似乎一切都很简单,美国等西方世界的一切行动,只要发生的都可以被我们视为有利的,反面的正面的都一样,不存在好的坏的,都能促进我们的工作。只要美国有行动就好,都会为我们所用。坏事变好事,我们喜欢面临危机的时候,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热衷于这么理解问题,自我安慰一番,不至于太残酷,不至于太低沉。可是这种哲学的辩证法被我们运用到这般的炉火纯青的地步,化解了一切,颠覆了一切,统一了好坏,一致了正反。有些情况需要这样,但不可以仅仅一个无所谓就解决问题的。如果什么都大而化之,不了了之,那么这个世界我们一边倒的舆论反倒令人担心,还有公正吗?还有好坏之分吗?还有对错之别吗?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了,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基于一时一地的判断本身也就明确了任何区分都必然连带着当时的时空因素,认识到这一点也就解决了其的相对性问题,而没必要就此否定界限分明的必要性。恰恰是这种模糊言行,为一些重大问题增添了变数,本来就不是建立在牢固基础上的结论,却要享有绝对的权威,缺乏逻辑的支持,因此对错、好坏的界限还是要明确的,如何使用和进一步处置是另一维度的事务,不必要因为处理的方便而左右了前者的判断界限。这种简单化带来的弊端后患无穷,容易导致翻案,导致更大的混乱,免不了始乱终弃的结局。现在我们面对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对此不负责任的简单粗暴引发的问题终于要爆发,回避问题,掩藏问题都不是解决问题之道,问题就是问题,千万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经济下滑就是下滑,掩饰只能导致更大的恐慌。任何虚张声势、文过饰非、夸大其词、声东击西都是不成熟的表现,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人家制裁了,停供了,卡脖子了,还一味叫好,狂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是,我们需要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但是仅仅有这个还远远不够。我们是不能被吓倒,更重要的是心平气和地分析短板,制定对策,忍辱负重在这个时候才是有力的应对,轻轻松松地高呼口号,像打鸡血一样自我麻痹又何鸟用?吹口哨给自己壮胆。我们的各大媒体针对同一事件异口同声的表态,报喜不报忧式的信息传递,真令人担心这还是世界的真相吗?他们怎么都一样的声音,一样的口气,就好像一个讯息的不同版本的复制品。惊人的一致,这是现在我们见到的信息的最大特征。遇挫愈勇,这是我们的制胜法宝,前提是承认遇挫的现实,承受其带来的打击,经受低谷期各种白眼和冷嘲热讽,甚至几经努力依然失败,倒闭是最后结局。这样,至少我们知道事实真相,明白问题所在,清楚我们所处于的位置,而不至于不明不白糊里糊涂。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道理。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这才是积极应对的态度,那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藐视对手的心理攻势,打得赢吗?不要轻视任何对手,他们都不是傻子,他们都具有你想不到的能量。刀枪不入的人身不存在,无所不能的主体也不存在,谁都有自己的一大堆问题,那个都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再正常不过。人们担心的不是问题,担心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担心的不是前方战事吃紧,担心的是后方紧吃。人家卡我们的芯片的脖子,我们担心得不得了,可新闻教导我们问题不大,反倒是激发了我们芯片产业爆发,而且都这么说的,似乎没有其他声音。可是,又报道说几大国家支持芯片崛起的基金掌门人被控检,大蛀虫被抓起来了,我都倒吸一口凉气,可是又有人站出来说这是重大利好,可以让芯片崛起轻装上阵。我无语了,连续的打击,连续的重创,可是都被我们转危为安。这个转变,我少有见到几十万家芯片企业的努力的身影,没有看到他们辛勤的汗水,焦灼的面容,而是越来越感到是一些人的痴人说梦,一些人的借题发挥,一些人的借刀杀人,一些人的流量平台,一些人捞取银两的工具箱。涉及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国之大器,可以这样被戏说吗?一部分人的不负责任可以理解,可是集体的失声有些令人担忧。如果说噩梦醒来是早晨,皆大欢喜,我自然高兴,希望如此吧,而所有的噩梦都可以如此这般,那一定是骗术。事出偶然必有妖,可有照妖镜为我们除害。
前一篇:匪夷所思二零八@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二一一@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