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吗?@365
(2022-06-16 19:03:07)
标签:
365财经文化 |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疏附县 晴有时多云
20/32。
前几日,面对一个问题,农业项目监管不到位。很尖锐,我们业内人士也一直抬不起头来,确实我们的项目管理到不了位,与其它部门的大项目管理天上地下。可是,我不服。我们农业不一样,我们的项目也不一样,撒胡椒面似的项目体征是基本的现实,是政府目标的行为要求和必然的结果。我们农业项目的目标就不是经济效益第一,而是政策效应,是政治取向,是社会效益,必然也就是更多的长官意志。这是基本事实,一切都要在这样一个情况基础上才有对话和探讨的必要。大项目的前期费用就足够农业项目本身惊讶的了,人家的装备和技术支持是农民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又要求农业项目按照其它行业项目的标准管理,那不是导弹打蚊子,赔本赚吆喝吗?鞍子比马贵。
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做不到。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困境,很相似农业项目,都是面对大众,面对基层,利润算起来很多,因为量大、规模大,可是利润率极其低下,获取利润的成本却很高,鸡爪上面刮油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有机会吗?
四年亏损近百亿,每日优鲜找不到“答案”。
每日优鲜成了“每日忧退”。
2022年6月初,由于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跌破1美元,每日优鲜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函,要求公司在180天内,即2022年11月29日之前重新符合最低股价要求。
每日优鲜的美股“旅程”岌岌可危。
自去年6月25日上市首日破发以来,每日优鲜的股价就在不断下滑。进入2022年后,其股价更是快速下泄,目前股价为0.257美元,和上市时的11美元高点缩水了98%,市值仅6049万美元。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1月,由曾在联想集团供职十余年的徐正和曾斌创立。
2015年时,每日优鲜在北京望京建设起业内第一个前置仓,其创新的生鲜电商模式,曾吸引百亿级投资。
天眼查数据显示,每日优鲜上市之前已经完成了10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青岛国信、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阳光创投、中金资本、老虎环球基金、腾讯投资、高盛集团等知名机构。
不差钱,使得每日优鲜快速扩张,但一直烧钱终究不可持续。截至 2021
年三季度末,其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仅为 21.72 亿元,远低于流动负债的32.23亿元。
同时,去年三季度,每日优鲜的毛利率降为12.3%,同比减少4.3个百分点。
伴随退市风波背后,每日优鲜近来“麻烦缠身”:因未能及时提交2021年报而收到警告函,被曝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拖欠大量供应商的款项……
每日优鲜为何从资本眼中的香饽饽,沦为人厌人弃的“退市儿”?
寄望何处?
“若每日优鲜继续重点做前置仓到家业务,至多也只能在生鲜和快消领域占到6%-7%的市场份额。”每日优鲜合伙人兼CFO王珺曾表示。
于是乎,主业之外,每日优鲜做起了零售云和智慧菜场,并收购无人便利店品牌“在楼下”,发力智慧零售等平台型业务,去抢占“25%乃至40%的市场份额”。
尤其是智慧菜场,这是每日优鲜近期重点发力的新业务。
据地歌网了解,每日优鲜的智慧菜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和华中等区域,包括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截至去年9月底,每日优鲜已经签约了73家菜场,其中52家已经在运营中。
目前,每日优鲜的智慧菜场,软硬件的智能化水平和传统菜场相比有大幅提升,包括配备监测客流的摄像头,以及线上可查询、可追溯的价格标签等。
不过,菜场的数字化升级并非“新生意”,阿里、美团都有尝试,但仅仅是在技术上升级传统菜场,却不在“货”的逻辑上改造选品、流通的整体链路,智慧零售的革新仍然只停留在表面。
同样的问题也是每日优鲜需要注意的,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智慧菜场选择的档口经营者,通常都是给传统菜场供货的传统经销商或品牌商。
当然,每日优鲜遭遇的困境,也不仅是发展第二曲线不利。
2015年时,每日优鲜刚在北京望京建设起业内第一个前置仓,之前每日优鲜采取传统快递模式,利用顺丰发货,但冷链物流成本高,且运输损耗大。
之所以选择前置仓模式,是因为当时每日优鲜的团队发现用户更愿意使用“即时到家消费”,于是每日优鲜采用“分选中心+社区微仓”的冷链物流模式,做及时交付。
2016年7月,每日优鲜宣布在北京已实现区域性盈利;但在生鲜电商“规模不经济”的模式陷阱下,每日优鲜显然没能将北京的成功推及全国。
不同的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消费水平和习惯都可能差异巨大,这意味着前置仓平台要采取更精细化的运营策略、付出高低不同的成本,以确保不同区域的前置仓单量能持续上升且保持稳定。
但到最后,前置仓平台往往也“等不来”规模化盈利。
从区域盈利到全国盈利,前置仓平台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做深做专”的运营能力,总是难以在全国市场奏效,这也是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一众玩家面临的通病。
如今,前置仓平台几乎都在寻找出路,叮咚买菜试点了食材B2B、早餐便利店等业务,但仅限于在上海大本营开展,基本都处在实验阶段。
美团买菜在去年开始效仿朴朴,扩大前置仓站点的面积,开建1000平米左右的“大仓”以扩充SKU,提高单仓客单价。
不过,朴朴的优势在于长期深耕福州市场,早期面对蓝海市场且服务水平“有口皆碑”,积累了足够深的优势,后进入的永辉到家、盒马等玩家也都难以吃下福州市场。
答案并不容易找到。
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每日优鲜的客单价一度涨到120元,资本纷纷“追捧”前置仓行业,这一资本热潮也最终促成了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的上市。
但是,潮水褪去后,往往只有供应链、运营和资金上全方位过硬的平台,才能挺过这一轮的行业“寒潮”。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认为,“生鲜行业现有市场规模只是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隐藏在海平面下的供应链能力、底层组织能力、财务能力和数字算法能力,以及更本质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才是决定企业未来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以此观之每日优鲜,其对生鲜行业的攻伐、对前置仓前景的探索还将继续。
对于纳斯达克的通知函,每日优鲜回应,不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及ADS在纳斯达克上市和交易,公司将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在规定的宽限期内恢复合规。
但对于每日优鲜而言,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