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非所问@365

(2022-06-08 20:25:05)
标签:

365

科技

2022年6月8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晴 18/29。

地球外的生命,就像喀纳斯水怪一样,隔些时间就会被人们拿出来,亮亮相。难怪,它总是那么诱人,有着不同一般的味道,牵引着人们的好奇心。
见不上真实的人影,那就从外围着手,比如生命的组成什么的,氨基酸的存在就证明了生命的存在,这比起有水就有生命的存在要靠谱。为了满足人们的眼神的渴望,有些故事还是需要连续编制了。
最大的问好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这么简单的问题,却是困扰人类的大学问。每天都在询问,却总没有确切的回答,答非所问,不知所踪。
“地球外存在生命之源”上热搜,外星发现氨基酸到底有什么用?
没想到在高考当日,竟被“外星人”抢了风头。
在距地球3亿多公里的行星上,科学家发现存在 “生命之源”——
行星上采集到的样本中检测到了20多种 氨基酸。
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一切地球生命的物质基础,氨基酸作为它的基本单元,自然而然也就被视作生命的起源。
于是,这份太空中的“证物”,瞬间引爆了全网。微博阅读量达4.2亿,知乎相关问题浏览量已经超过3百万。
网友们纷纷脑洞大开,直接快进到外星人入侵地球、“星际恋爱”,“奥特星云”等等。
但也有不少人保持怀疑态度,一个是样本量太少,且无法复现。
另一个热议点则是,氨基酸“生命之源”这个说法。
有没有可能外星生物不一定由氨基酸组成?
样本来自直径约1km的小行星,这次把样本采回到地球的,是一个叫做“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
它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发射,是“隼鸟号”的后继探测器。
(“前辈”隼鸟号,是世界上 首架从小行星上 带回物质的探测器。)
隼鸟2号在2014年12月发射,2018年6月与1999JU3小行星 (龙宫星,一颗直径约1公里的近地天体) 相遇。
随后它抵达该星体,并开始了测量和取样的工作,最终于2019年11月离开龙宫星。
一年后的2020年12月,隼鸟2号顺利抵达地球。
JAXA人员在澳大利亚的沙漠中,取得了它从龙宫星带回的沙子等物质。
这个样本一共有2份,共计5.4g,相当于预期带回样品质量的50倍 (预计仅0.1g) 。
其中一份样本还是人类首次获得的小行星地下物质。
当时,项目主管还曾公开表示:
装有样品的太空舱状态非常完好。
于是,从2021年开始,JAXA和日本研究机构 (包括东京大学和广岛大学) ,便启动了对该样本的全面调查研究。
而就在这两天,一位日本教育部官员对外称:在采回的样品中已经检测到 “生命之源”:20种 氨基酸。
这个发现,首次证明了地球外存在有机化合物。
为什么能说首次?
因为样本之一是小行星地下物质,基本没有受到被阳光、宇宙射线、和风化影响。
而且它是被直接带回来的,没有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可以排除氨基酸是来自地球的可能性。
(之前的样本因各种情况,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外界空气等因素的干扰。)
此前相关的研究
地外有机物的出现,是了解宇宙其他生命存在以及生命起源的关键。
这当中,作为地球生命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又是科学家们重点研究对象。
早在半世纪以前,科学家就对它的基本单元——氨基酸打起了主意。
在1953年,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米勒、尤里两位科学家,就通过模拟实验,将成功无机物转换成了氨基酸。时至今日,也依旧是教科书上的经典实验。后来,有11名科学家又复现了该实验,结果直接得到了22种氨基酸。
除了生成氨基酸,科学家也已完成分子云合成多肽的实验。
据宇宙地球科普博主 @寒武纪来客表示,通过真空模拟,科学家们在零下263摄氏度的环境下,成功将一氧化碳和氨分子合成了各种形式的聚甘氨酸,链长达10或11个亚基。
除了模拟合成这一思路外,另一个大的思路就是 地外物质检测。
1990年,阿尔及利亚的Acfer 086号陨石中曾检测出氨基酸。
2017年,科学家又在1969年坠落的Murchison陨石*中发现十个新氨基酸,并且补充的实验表明,这些氨基酸可以直接有陨石上的醛和氨生成。
2020年,来自哈佛以及两家公司PLEX和布鲁克科的科学家,首次在陨石中发现蛋白质。
他们是对Acfer 086号陨石进行重新检测,通过质谱分析发现,其甘氨酸信号比之前检测的更强,并带有额外的氧和锂原子。
经过模型模拟,甘氨酸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蛋白质的聚合物,他们将其命名为 Hemolithin。
除了氨基酸多肽这一方向,科学家们还有从有机分子、RNA入手。
2021年,天文学家曾研究表明,银河系可能存在大量外星生命。据科技日报报道,在他们绘制的原行星盘中显示,充满了18种有机分子,其中不少跟地球生命的起源有关,比如腈。
今年3月,科学家又在行星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分子,有9个原子。
至于RNA方向,据@寒武纪来客分享,最近刚好就有项实验表明, 遗传物质RNA可以在玄武熔岩玻璃上自发形成。
而玄武熔岩玻璃这种物质,除了遍布地球外,还在火星表面上也存在。
评论区画风亮了
最后,再说回到该研究本身。这条外星存在生命之源的消息,让网友们炸开了锅,甚至画风逐渐变得离谱起来。
有 奥特曼风:所以奥特曼真的存在,终有一天,我们能到达光之国!
有 孤独找对象风:找对象的范围扩大了,或许可以来一场星际之恋! (手动狗头)
还有网友的童年“幻想”成真:我就说有外星人吧!
不过这当中也有一些正经评价的。
有人认为这属于意料之中,毕竟地球是太空的一份子。
知乎网友@Mhang表示,在地外发现氨基酸是无非是发现时间早晚的事情。但要让氨基酸形成复杂的蛋白质结构乃至生物,道阻且长。
还有网友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知乎@股帝就表示,如果地球外真的发现有生命存在,那么对人类来说很糟糕。
当然有保有乐观态度,@科普一老翁认为:
如果隼鸟2号的研究结论最终得到证实,将对科学界之前对生命起源的研究产生颠覆性影响。
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家需要另辟蹊径了。
还有鉴于此前日本的学术印象,有的网友认为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