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向光明@365

(2022-05-25 21:20:35)
标签:

365

财经

2022年5月25日 星期三,疏附县 晴 15/28。财经

今天下午,国家到县,四级动员会都聚焦经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经济,制止经济下滑。这已经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很长世间都没有如此重视经济了。似乎,经济是易如反掌的事儿,是最简单的事,是我们动动嘴的事,甚或就不是个事儿。现在,不断下降的增长率,到处是萎缩的经济景象,恐怕是几句口号搞不定了。于是乎,经济又成为了头等大事。
经济其实从来就是头等大事,无非是有时候我们被变换的景色迷住了双眼,头脑发昏了,将边角料上升为我们的眼前的奇观,误以为是大事。我们稍有好转的经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的短暂时刻,还来不及高兴,更没有庆祝的机会,现在似乎又开始了新的创业。才吃饱穿暖没几天,就有些头脑发热,就开始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始我们曾经的叫嚣。
闷头发大财,不仅是微观的个人和行为主体,其实在丛林法则的组织行为也是至高原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为什么就这么难?总有人忍不住,总有人急不可耐。尤其是,那些精英,那些位高权重者,他们的责任不是自己的喜好的发射光芒,更不是自己的意志的宣泄,而是需要他们带领人们理智而又灵活地运用智慧走出丛林,走向光明。

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举措。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及时调动政策“工具箱”,从六个方面入手部署了33项稳经济措施。这一套政策“组合拳”精准有力,表明了稳增长的态度和决心。各地各部门务必切实增强紧迫感,将稳经济的一揽子举措抓早抓紧抓实,形成促稳合力,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于经济形势怎么看,全面、辩证是关键。综合各项经济指标,同比看程度、环比看趋势就会发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尤其是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变。但也要看到,年初经济开局平稳之后,“压力测试”接踵而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物流不畅,市场需求难以充分释放。而地缘冲突的爆发,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冲击明显,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多重压力之下,国内市场主体经营困难有所增加,尤其是资产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更大,对就业也产生不小冲击。
全面看,有助坚定信心;辩证看,方可果敢应对。这些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外在的,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前期因疫情压抑的经济活力将不断释放,经济有望迎来复苏拐点。当前迫切需要以更大力度政策对冲下行压力,也势必要求增强紧迫感,疏通堵点,畅通循环,努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正是基于对形势的科学研判、对紧迫感的充分认识,我们按照总体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了这一揽子针对性强的区间调控举措。一方面,聚焦当下。“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着重救急救困、稳岗稳企、打通卡点堵点。另一方面,放眼长远。“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优化审批,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再开工一批水电煤电等能源项目”……着重拉动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该免的免、应减的减、能缓的缓、该通的通、能上的上,精准务实的措施背后是一以贯之的政策逻辑——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区间调控举措要想发挥最大效力、助推经济发展,呼唤狠抓落实的紧迫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落实落细的时效和力度,通过鲜明的政策导向和务实的政策效果下好“及时雨”,让市场主体稳住预期。在此基础上,未雨绸缪,结合当前新问题,积极做好已有政策的调研反馈,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近段时间,河北、内蒙古等多地下发关于价格临时补贴“扩围提标提速”的通知,体现的正是这样的政策靠前发力。
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果断应对。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迎难而上、担当作为,我们就能掌握发展主动权,继续交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答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