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那么好的事一五四@365

(2022-05-04 16:34:59)
标签:

365

读书

文化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疏附县 晴 20/29。

最怕的东西,它就在你冷不丁时出现在你面前,让你狗血喷头,惊慌失措。
书店,我最为看重的精神居所,现在竟然越来越少,而且是塌方式、史诗般的溃败。接受与否都不重要了,远去的那些书的影子,那些飘散的书香,那些给我仅存的不多的几样乐趣之地快要成为鸡肋,被眼下的人们丢弃。圣地却沦落为几近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残垣断壁,待到料峭春风催又醒,抱定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任凭雨打风吹去,花自飘零水自流,花谢人死两不知。
每天都看一些有关书的新闻,可是将来的某一天可能就没有它们的声音了,红消花殒有谁怜?销声匿迹,被埋入黄土,待后人做文物挖掘。相信总有这么一天到来,可是在我的时空里面,还是无法接受,我倾心一生的书的世界飘零散落。电子书,接触是早就接触了,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一句话没味儿。犹如馆阁体的字,不是书法,没有了情趣,少了妙境,也无个性,更没有传奇和魂牵梦绕的故事情节,精髓一扫而光。
我已经有日子没有去书店了,那天路过喀什市环疆商圈和广场,为同车的人介绍喀什,眼睛盯着的是这两地的新华书店,有些一心两用了。想进去,想到那里淘货,想那里有料。可是又没有信心,只剩下琳琅满目色彩缤纷,掩饰不住的是我的陌生感,对世界的接受已经没有曾经的及时,更失却了对新生事物的敏和好奇心,那种一见倾心、一见钟情似乎远离了我的身体,也远离了我的灵魂。有过挣扎,有过不甘,刻意留恋,可已经失去了原始的萌动。
已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满园,看到即将到来的盎然世界,我却不是喜悦,更多的是孤苦冰冷的寒意阵阵,还会有曾经的乐园吗?
除了言几又,其他书店也不好过
言几又的关店、欠薪并不是个例,在疫情笼罩的这两年里,其他书店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2020年2月24日,单向街书店发了一篇名为《走出孤岛 保卫书店丨坚持了15年的单向求众众筹续命》的文章,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疫情迟迟没有尽头,书店撑不住了”。
单向街在文中提到的2020年,原本是单向空间成立15周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持续月余后,书店营收大幅下降,难以为继,截止到当年 2 月 24 日,单向仅剩的 4 家实体书店,只有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开始营业,而大悦城当前整体客流量每天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书店平均每天只能卖出 15 本书,其中一半还是爱书如命的店员买走的,预计书店2月份收入较往年直线下滑 80% 之多。
单向街也曾展开储值优惠、在线直播、建群秒杀等促销活动以谋求自救,但却收效甚微。
除了众筹续命,钟书阁、思南书局等书店选择以直播的方式带用户云逛书店。钟书阁是率先试水淘宝直播的一家书店,店长们在书店中穿行,带用户云打卡书店,并为用户推荐书籍,一个月内就连播7场,最多一场观看人数近万人。
2020年2月底,据淘宝直播平台消息,钟书阁、志达书店、麦家理想谷、中信书店、蒲蒲兰绘本馆等200多家知名书店集体变身淘宝直播间,其中包含不少“网红书店”的店长们化身主播,带着读者一边“云逛店”,一边推荐新书。
据淘宝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开通直播的书店数量同比增长5倍,图书直播场次增长近10倍,书店的直播内容还包括推出线上讲座、请作家对谈、发布新书等等。
但显然,在巨大的不可抗力面前,这些措施都只是杯水车薪。
2020年1月9日,方所文化发布消息称,方所重庆店将于2020年6月25日终止营业;同年4月2日,方所文化又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发布了方所重庆店即将关闭和清仓甩卖的消息,并在一篇告示文章当中表示,“4月1日至6月25日,方所重庆店全场图书7折,优质样书、杂志低至3折起。” 这是方所在重庆的唯一一家门店,关闭即意味着退出重庆。
2020年7月,诚品生活宣布,位于深圳万象天地的“诚品生活深圳”因严峻的新冠疫情冲击,于2020年底结束营业,大陆仅剩苏州一家门店营业;2021年8月,曾被誉为“上海最美书店”的钟书阁静安店闭门谢客……
疫情冲击之下,每一家实体书店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根据《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1573家书店关门,是2019年闭店数量的三倍多。
正如钟书阁创始人金浩所言,近期相关言几又的报道很多,实体书店确实不易,书店以销售图书为主的方针,压力也很大,一些书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怎么样把书卖好确实需要研究。
疫情更像是行业进化的加速器,越是艰难的时刻,往往越是大浪淘沙洗牌的关键时刻,如何把书卖好、如何靠自己活下去,是摆在书店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疫情蔓延,书店快熬不下去了
实体书店的生意不好做已成为共识,许知远曾被问及为什么要做《十三邀》这个节目时回答到,“因为我做了一个不赚钱的书店,所以要做一些其他事来赚钱。”而在疫情蔓延之下,书店的困境变得愈发严重。
为了吸引人流量,很多网红书店将店铺选在一二线城市热闹的商场里,虽然很多网红书店都能够享受购物中心一定的租金优惠,但前期的装修费用、以及一二线城市的租金费用仍是不低的硬成本,拉低了网红书店本身整体的利润空间。
以言几又为例,2018年,言几又请来日本知名设计师池贝知子操刀设计西安一家门店,在创建时投入了1.4亿元,而当时其B轮融资额才到1.2亿元。也就是说言几又几乎将所有的融资收入都投入到了装修上。砸钱还是有回报的,言几又迈科中心旗舰店被有的网友评价为看过的最高颜值的书店,吸引了不少用户打卡,然而这家店开业不足两年,就宣布关闭。
线下运营成本高昂的同时,线上渠道的兴起,更是加重了实体书店的压力。当下不仅有淘宝、京东、拼多多以常年五折、八折的高额优惠券、满减的形式吸引消费者,还有抖音、快手以及小红书等以直播卖货、图文种草的形式加入了卖书的阵营。
去年9月底,抖音博主刘媛媛开启了亿元专场的直播,号称“喊来了中国出版社的半壁江山”,并在预告中标明“准备了50万册书破价到10元以下,10万册1元的书,爆款书突破了双十一价格。”在她的直播中,最便宜的书籍售价仅1元,已经远远低于一本书的成本价。
而实体书店往往囿于承担房租、水电及人工等成本,通常很难有较大的折扣力度。
不止于此,以多抓鱼、孔夫子旧书网为代表的二手图书渠道也迅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书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折扣力度也比线下书店要高,抢走了大批原本属于书店的客户,实体书店难上加难。
仅仅依靠卖书赚钱的零售收益,书店根本无法在线上电商的碾压式价格战中生存下去,因此越来越多的书店开始将图书营销与咖啡、餐饮、文创商品等结合,走综合化路线,拓展新的营收来源,包括西西弗书店、方所、库布里克、单向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台湾有诚品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与卖书相比,这些符合型书店更像是在售卖供人们阅读、休闲互动的场所,同时依靠高颜值、充满设计感的装修风格,营造出一个个沉浸式的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空间”,成为不少人的“打卡”拍照地。
综合化的路线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言几又为例,从其店面陈设占比来看,图书占比50%,文创零售占比28%,咖啡饮料占比22%,但从利润率上来看,却是陈设占比最小的咖啡占比最高,达75%,文创次之为40%-50%,而陈设面积占比最大的图书的利润率仅为10%-30%,远远低于咖啡和文创带来的利润。
但在现实中,很多前往网红书店打卡的人众多,但真正买书、入座的消费者却并不多,如何将慕名来打卡的流量转化成结结实实的销售额,一直是网红书店的难题所在。
而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份困难被无限放大。书店要想有销售额,不管用户是来专门消费还是随意打卡,最主要的前提是要有大量的线下用户来到书店。然而,疫情限制的大家的外出,客流量大幅减少,没有流量也就意味着没有现金流收入,时间一长必然引起书店经营困难。
早在2020年3月份,但捷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疫情爆发后,因防疫,言几又关闭了大部分门店,从1月底到2月底基本颗粒无收,整个销售下滑了95%以上。
如今,两年过去了,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书店此次经历的寒冬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漫长,也更寒冷。苦苦支撑,艰难求生,依然是书店这两年的真实写照,只是没人能回答,何时春天真正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