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沟

(2013-09-04 21:48:59)
标签:

杂谈

  姚沟位于石槽——棒棰岛之间,离石槽较近,滨海路从这里路过。姚沟的名称来历不了解,只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这里有日本兵营。山顶上现在还有日军残留的地堡。
http://s1/mw690/bfcdd9e9tx6CkFlnUase0&690   两年姚沟的山上出现了一些丑陋的建筑,与美丽的海滨风光很不协调。
http://s5/mw690/bfcdd9e9tx6Clj4btJF4b&690          这里有观海的平台,很多游人到这里观海、钓鱼。
http://s11/mw690/bfcdd9e9tx6CkFsQvRU8a&690  

http://s2/mw690/bfcdd9e9tx6CkFLU60F51&690

                               对面是三山岛

http://s2/mw690/bfcdd9e9tx6CllmQlMX8f&690

http://s9/mw690/bfcdd9e9tx6CllhKX9F83&690  
http://s12/mw690/bfcdd9e9tx6CkG75sOnab&690   早年,这里也有残存的日军工事。30多年前,这里长满了荒草。我在石槽住的时候,曾在这里割过烧条(一种小灌木)。  

  修建滨海路以后,这里成了一个很好的观海景点。前些年,这里修建了观海平台,并且在残破的日军工事基础上修建和安放了几门古炮。

  最近来这里,发现残留的工事和古炮都不见了。

http://s6/mw690/bfcdd9e9tx6CkGALzU1a5&690

http://s14/mw690/bfcdd9e9tx6CkGG8Okdcd&690   1986建造的姚沟桥。以前这里是直接通海的山沟。准确点说,房子前面耸立着电线杆的那条沟才叫姚沟。据说日军兵营建就在里面,(我没见过)早已经没有痕迹了。但还残留一条通往老虎滩的乱石土路。

  40多年前,我在农村,听一同下乡的‘右派’老杜聊过去的往事:他小时候,有一天上山拾草,看到日军在训练新兵,有一个新兵,在教官的严厉训斥下,紧张的竟然走步都‘顺拐’了,遭到了长官的打骂。

  现在想到海边,必须从姚沟桥下过去。不过,游人想都不要想,因为海域早被私人承包瓜分了,人们只能站在高处看看大海,绝对不得靠近的。

http://s8/mw690/bfcdd9e9tx6ClkJWcxF17&690
 从姚沟桥下到海边的距离近200米。20年前,我经常到这里岸边的礁石缝隙中赶海,那时候,百姓的亲海权还没被剥夺。 

  有一冬天,海边只有我一个人在赶海,收获各种海产品20多斤,装在编织袋里。涨潮了,我拎着编织袋往外走。前面是路程较远的姚沟桥,左边是紧靠滨海路边的峭壁。我观察了一下,觉得这里不太陡峭,峭壁的上面砌了一道1米多高的墙,离滨海路面不到30米高,我有能力从这里爬上去。  我拎着编织袋不太费劲地爬到了墙边,一看那墙上面,心想,这下可完了!原来墙上面堆满了滨海路边滚落的碎石,人根本没办法在上面攀爬。  怎么办呀!只有从原路退回。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上山容易下山难’了。我无奈地把编织袋扔下了山崖,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地往下挪,生怕‘一足失成千古恨’。好不容易才下到了海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我以后再也不冒这个险了。试想:如果滚落下来,就是不摔死也会被涨潮的海水淹死。
http://s7/mw690/bfcdd9e9tx6CkHZEKJU06&690    姚沟这一带海岸十分陡峭险峻,我多次听说有人钓鱼时,从山崖滚落摔死。以前的文章提到过,我的一个表哥就是在姚沟钓鱼时,不幸遇难的。

http://s7/mw690/bfcdd9e9tx6CkGUs1IW46&690
  我现在照相的位置已经远离姚沟了。  从这里看,前面的建筑是石槽的‘琥珀湾’。左边有浪花的山崖上,就是电影‘风声’的外景地。右边一点的海湾就是姚沟。其实,姚沟紧挨着石槽。
http://s3/mw690/bfcdd9e9tx6CljbmEIb33&690            这是2009年的照片。那时的山上还没有丑陋的建筑。
http://s12/mw690/bfcdd9e9tx6Cljl1A0zdb&690  
http://s3/mw690/bfcdd9e9tx6CkJicYbod2&690

http://s6/mw690/bfcdd9e9tx6CljptqQua6&690             那时,日军残留的工事和后来安装的古炮还在。
http://s4/mw690/bfcdd9e9tx6Cljtp7uZ85&690   从这张照片看,右边的混凝土和前墙的一部分显得老旧,应该是日本统治时期修的。左边的墙和炮位,明显是后来修建的。  不过,这些建筑现在已经统统不存在了。http://s8/mw690/bfcdd9e9tx6CljxdXsi4e&690

http://s3/mw690/bfcdd9e9tx6CljEtKaIc8&690
这是2009年5月16日的照片,参加徒步大会的人们在姚沟这一地段行走
http://s14/mw690/bfcdd9e9tx6CljHP80U50&690
      那时候,前面石槽的‘琥珀湾’还是乱石堆。
http://s3/mw690/bfcdd9e9tx6CljLqvl395&690
           人们在姚沟桥上行走、拍照。
http://s4/mw690/bfcdd9e9tx6CljTj0ybff&690
还是那一年的秋天,我领着‘幼幼’和‘顺顺’徒步滨海路,路过这里
http://s12/mw690/bfcdd9e9tx6CljYSx8064&690

 

http://s10/mw690/bfcdd9e9tx6ClkiTWu65a&690
                   淡雾中的姚沟一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