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育叙事
(2017-06-17 17:31:26)民间体育游戏—炒豆豆
中二班:凌娥
民间体育游戏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那朗朗上口的歌谣、浓厚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在中班时,我们分别组织过“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边吟唱边运动,情绪盎然,整个沉浸在民间游戏的欢乐中。一到户外游戏时,当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询问孩子们今天的游戏主题时,孩子们便异口同声地喊出这些民间游戏的名称。
游戏“炒豆豆”也是民间游戏的一种,它主要要求孩子们掌握立滚翻的技巧,体验和同伴结对玩耍的乐趣。中班孩子的动作灵敏性较强,也已经学会了合作,因此今天下午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这个新游戏。游戏开始前,我先引导孩子们学习朗诵儿歌,当孩子掌握了儿歌内容后,我便鼓励孩子们大胆讨论:炒黄豆应该怎么样炒?孩子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单手炒、双手炒,两个人一起炒等等,接着当我请一个孩子配合我进行动作示范讲解时,孩子们开心至极,拉着身边小伙伴的手尝试着游戏起来。一开始,孩子们对于“同时钻翻”的动作不大了解,发现好多对小伙伴没有“立滚翻”过去,而是直接把手放开、身体转过去再把手拉上。于是,我改变了游戏玩法,将双手炒改成单手炒,发现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单手立滚翻的动作。接着,我引导孩子尝试增加难度,再次学习运用“双手炒”的方法进行游戏。有了之前的基础练习,孩子们学习这个动作就显得比较得心应手,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好几对小朋友都完成了任务。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孩子还不能较好地掌握这个动作要领,我将在户外体育游戏中继续加强这个动作技能的强化。
教育叙事《扔沙包》
中一班:常福利
幼儿期结合幼儿身体发育特点组织一些发展身体动作的游戏非常有必要,但幼儿对训练手臂能力的民间体育游戏像《扔沙包》往往是三两下玩玩就不再要玩了,仔细想想这类运动确实单调枯燥,《纲要》指出“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那么,怎样使幼儿爱上这项运动呢?
我发现我班幼儿非常喜欢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常带些喜洋洋小贴画到幼儿园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议论喜欢谁,讨厌谁。抓住这一契机,我突然就有了灵感:把投掷练习《扔沙包》与动画片的情境结合起来玩一回打灰太狼的游戏。游戏前我精心布置了场地,准备了羊羊们和灰太狼的头饰,若干个沙包当“石子”,我是羊村村长,配班老师是灰太狼,孩子们就是可爱的小羊。游戏开始了,带上头饰的孩子们在音乐中进入场地,听说要打灰太狼孩子们非常兴奋,高兴得手舞足蹈,孩子们在老师组织下有序的排好四条纵队,根据老师的示范,孩子们轮流拿起沙包扔向前方贴好灰太狼头饰的篮筐,他们扔得热情高涨,一次比一次扔得准。孩子们练习“累了、饿了”,“村长”带着他们到“草地”上“吃草”,为防止遇上灰太狼每人必须带上两个“石子”,灰太狼来了,“羊羊们”情不自禁的拿起“石子”扔向灰太狼,整个活动了推向了高潮。经过这一次的打灰太狼游戏,孩子们晨锻时扔沙包的多了,看准目标“大灰狼”(即在装自制玩具的篮筐、纸箱等物体上贴狼头饰)扔过去,嘴里还喊着打灰太狼了哦„„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愉快的完成了手眼协调等能力的训练。尝到了创设情境达成体锻目标的甜头后,我举一反三,在踩高跷,玩木棍等民间体育游戏中都创设一定的情境,孩子们爱上了这类游戏,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