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根评《百鸟朝凤》:纯粹质朴 震撼心灵【综合评分:8.7分】

(2016-05-10 11:55:49)
标签:

新浪观影团

百鸟朝凤

影评汇总

杂谈

分类: 草根影评
 http://s16/mw690/003vHw9Nty71xU4nxBZff&690震撼心灵【综合评分:8.7分】" TITLE="草根评《百鸟朝凤》:纯粹质朴 震撼心灵【综合评分:8.7分】" />
  以下是由#新浪观影团#组织的电影《百鸟朝凤》
观影活动网友观后感汇总:
【活动影城】@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 五棵松店

【NO.805网友SHOW】http://weibo.com/3216836631/DuCvTcx3whttp://weibo.com/3216836631/DuCvTcx3w
【点评影片】http://weibo.com/p/100120177666
【综合汇总网友25岁以上60% 25岁以下40% 男性网友30% 女性网友70%】
http://s13/mw690/003vHw9Nty71xTGzoVCbc&690震撼心灵【综合评分:8.7分】" TITLE="草根评《百鸟朝凤》:纯粹质朴 震撼心灵【综合评分:8.7分】" />

@高山流水LZY   10分
片子讲了一个唢呐大师收徒传承唢呐技艺的故事。片子里的唢呐师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始终坚持着自己师父的教导,即使再穷困潦倒也要坚持把唢呐这门艺术 传承下去。他在挑选徒弟方面非常认真,他挑的不仅仅是天分,更是人品。只有道德达标的人才有资格吹奏惊艳四座的“百鸟朝凤”,生活得颓废糜烂的人是没有资格的。这部电影的音乐非常震撼人心,配色也十分的舒服。主题尤其值得关注——做人要踏踏实实。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人 知道“踏踏实实”呢?

@一把春药   10分
“唢呐是个匠活”,“匠活”这个词真迷人。《百鸟朝凤》讲了一个有关于传承的故事。讲真,每当我看到年轻或者年老的人打起鼓来敲起锣,我真的觉得这种艺术很高级,有时候也会热泪盈眶。我喜欢看鼓楼的击鼓表演,质朴而又纯粹。电影中焦三爷这个角色仿佛就是吴天明导演本身。我不喜欢“遗作”这个词,听起来难免 有些遗憾,在某种程度上《百鸟朝凤》更像是吴导送给世人的一个礼物。我很欣喜能收到这份来之不易的礼物,他很温柔的教我要做一个踏实的人,这礼物你值得拥 有。

@吳悦remuxs  10分
当镜头缓缓推开西北山水,黄土地的淳朴和踏实穿越了岁月的长廊,仿佛沧桑老人在娓娓道来当年的故事。《百鸟朝凤》的故事仍旧在生活中上演,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更加珍而重之:浪潮席卷而来,不灭几点星光。

@大大大肉丸儿   9分
现代中国已经丢失了太多的传统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走出了闭关锁国摆脱了封建思想可过度的副作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丢失了中华民族的魂让现代的年轻人不再了解外国人无比崇拜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再以此为荣而是一位的吸收所谓的新鲜事物吴天明导演没有用震撼的视角享受却从再平淡不过的生活故事将一曲《百鸟朝凤》吹进了大家的心中吹出了焦三爷和游天鸣两代人心中的一腔热讯与悲痛不甘现实是残酷的却不能泯灭心中那一杆离嘴不离手的唢呐良心好评!

@chenchen0567   9分
感谢新浪电影,五棵松耀来影城给我这么个机会,去观看难得的好电影,电影可以说是吴天明导演对“匠人精神”的一次清新展示,在此先说句题外话, 对导演吴天明表示崇高的敬意,《百鸟朝凤》电影拍摄很朴实,很贴近生活,正像我前面说的,是完整的展现了时下流行的匠人精神的体现,电影通过少年游天鸣开 始被父亲逼着学习唢呐,刻苦练习基本功,直到他师弟出现让他动摇了学习唢呐的决心,偷偷跑回家,当他父亲以他为荣的话被游天鸣听到后,他按按发誓要把唢呐学习好,随着刻苦练习,游 天鸣被师傅传授了百鸟朝凤决绝,整个唢呐班也由焦家班改名游家班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西洋乐队的冲击下唢呐班里的人也开始感受到了种种的变革,每个 演出者也在寻找自己的出路,最后一次唢呐演出,人员不足,焦师傅也上了,但是身体毕竟大不如前了,最后在演出者逝去了,游天鸣为师傅土葬了,在坟前吹起了百鸟朝凤。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具体精彩的部分听我慢慢分析。我对这部电影给打分4星半,因为以下几点:1.导演把对唢呐最原始的一种骨子里的东西演绎出来了,很深刻,很入骨,那个劲相当的足,也让我看的很过瘾,整个电影里满了乐趣和热情,游天鸣开始对唢呐不理解,还是很憎恨,以为师傅不传授给他唢呐的时候,他怒过,但是当他用嘴把水从吸管里吸出来的时候,那个快乐的感觉瞬间让他做到了别人看似做不到的事情,他此时非常的满足,也是因为游天鸣的父亲的话让游天鸣自己开始重新努力开始练习唢呐,并且是真心的踏实的去学习,坚持每天都去联系,都是学习,师傅也正事看到了这些才最后才让他接班主的位置的。2.唢呐被西洋乐队的冲击很大,游天鸣的母亲一直让他去城里打个小工赚点钱,比一直吹这个唢呐要有前途,他母亲说娶个媳妇要3-4万,靠你吹唢呐你啥时候能挣够这个钱呢,被冲击冲了这样,游天鸣靠着的就是坚强和忍耐,还有执着,即时被村民砸了唢呐后也依旧在坚持吹,就冲这个坚强,执着,还有着忍耐,直到非遗来了才看到希望。3.电影很质朴,很纯粹,很有乡土气息的感觉,把唢呐人那个韧性的那个劲给完全展示出来了,那憨厚朴实的特点表演的很活灵活现,赞一个。综上所属,我还是推荐大家去看看这个纯粹的电影。

@蓝色海豚Crystal   10分
这部吴导的遗作用朴实的手法讲述了两代唢呐人的匠人精神,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坚守,对吹唢呐的执着信念,由老戏骨陶泽如等演员演绎的唢呐人之间 的父子情师徒情兄弟情淋漓尽致,推荐大家好好去现场感受一下这部感动的好影片。

@济鑫鑫   9分
最近《美国队长3》大热,票房火爆,身边的朋友周末都去支持。自从经历了《蝙蝠侠大战超人》的睡着门后,我决定,绝不为任何不值得的电影贡献票房。吴天明导演的遗作,完全不能用票房数据去衡量,但是内心还是不禁会难过,感叹好的电影为何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片中男主叫天鸣,和天明同音,不知是否是导演自谕,用来表达传承中国电影的决心。张艺谋导演在正片开始前说,如果没有吴天明,便没有之后的红高粱。我相信。唢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引子,不禁在想,无数的其他中国传统文明也经历着片中唢呐经历的一切,又有着多少像师傅和天鸣这样的守护人,一直坚守初心。师傅没有选择蓝玉是有用意的,从骨子里便能看出,蓝玉不会是那个能够坚持到底的人,他没有天鸣的执拗。天鸣的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坚持让儿子为自己圆梦。好在天鸣钻了进去,把父亲的梦切实的转化成了自己的梦想。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父母,把自 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但能做到天鸣这样的,并不在多数。结尾,为了谋生,天鸣的父亲说,还不把那破玩意收起来,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讽刺。在时代的浪潮 变革中,在无力应对的现实中,他毫无保留的妥协了。好在最后怕天鸣的班子人数不够去充数,给自己挽回了点颜面。看到电影的最后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 己的情绪,城墙上吹着唢呐的乞讨者,代表着一个终结。老爷子的一生,只干了一件事情,便是吹好自己的唢呐,最后,他用唢呐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吹着至高无上 的百鸟朝凤。好在他的坟头,有天鸣为他奏着百鸟朝凤,他当初没有看错这个倔强的小子,是的,可以安心的走了。忍不住去想,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明经不起时代的考验,总是在快要流失之时,各种申遗和政府支持才会出现,是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吗?为何不从一开始就懂得去保护,传承?能这样做到的国家又不是没有,更何况我们是东方泱泱大国。老戏骨陶泽如演的真是好。两个小演员也演的非常不错。演员都很棒!

@猫猫maomao   9分
《百鸟朝凤》是已故的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看下来觉得,这是一部有大情怀的作品。讲述文化的传承。关于唢呐,对唢呐接触不多。但知道这种乐器在民间的婚丧嫁娶中是非常重要的。却不知道其中有这么多道道,而且也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运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流失。故事有关传承,有关坚守。体现了焦三爷和游天鸣师徒可贵的匠人精神。也体现出文化随着时代发展渐渐被丢弃,被无视的无奈与心酸。特别是影片结尾,天鸣在西安的古建筑下,看到一个老人吹着唢呐乞讨的一幕,是多么的讽刺。在焦三爷的墓前,只有天鸣一个人在为他吹奏百鸟朝凤。徒弟,始终信守着对师傅的承诺,不像其他师兄弟一样迫于现实,抛下唢呐这门手艺,去城里打工。他反复说:我像师傅发过誓的。既然发了誓,就要一直守着。徒弟游天鸣和师傅焦三爷之间如父子般的情谊,也十分令人动容。只是叙事手法有些平淡,缺乏转折点,也就显得整个影片少了点高潮。但或许这就是影片的风格,娓娓道来,朴实无华。只是对于另外一个人物——蓝玉,感觉在刻画上面有些突兀。从小时候的一些情境上看,蓝玉应该是个挺有心眼儿、挺聪明的孩子,而且对唢呐的天分也很高,或许因 为这点,他们的师傅认为,他无法长久守住这门技艺,无法把班子掌门人的位子传给他。但是蓝玉长大后,原本以为他会变成一个非常攻于心计,至少跟天鸣之间因 为一走一留,还是会有芥蒂在吧。因为明明当时选拔接班人时,蓝玉的眼神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很在意的。但是重逢后,感觉对天鸣很是友善。或许当初在 意的,后来发现师父的选择是对的,所以也便释然了?总之,还是戏剧冲突不太明显。然而,这个故事本身,意义高于表达形式。它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告诉世人,虽然时代变了,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要守住,随意丢弃是种罪过。

@蓝潇寄傲Benny   7分
快节奏快餐式的当下,根植于泥土的老祖宗传下的产物渐行渐远,本片还原展现的本该是我们所珍视的,但其实已然是陌生的。从 拜师学艺到精益求精,被尊视到嗤之以鼻,恰恰反映出时代的车轮快速奔跑碾压了我们的传承。最终一门传统技艺终变成非遗,如果再无人去坚持和传承,必将被湮 没。本片中无任何商业杂糅,纯粹只是传达一份匠人匠心,也能感受吴天明导演回归电影本真的初心,他所坚持的电影艺术与片中人物匠艺传承相得益彰。民族的悲 怆正如现实文艺电影的命运一般,可怜寥寥的排片,大众习惯性的拒绝与漠然,而当下社会缺少应汲取的正是这些,能欣赏到的都是幸运的。

@bressnon   10分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人们牢记,不能被遗忘和冷落,在这个充斥着浮躁,各种新事物爆棚的当下,能有这样回归本真的片子,真的应该口口相传,支持鼓励,要海纳百川,返璞归真,不能忘本。陶泽如老师所饰演的唢呐王焦三爷贯穿全片的演出,感动到了所有人,他对祖辈师父们的教导铭记于心,对唢呐的热爱和执着,对 弟子的爱护和教导,都体现了老一辈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他们肩负着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坚持这么简单,在不断进步的社会大背景下受到的冲击和人们的 无视,这种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勇气是超乎常人的。

@KS炎炎   8分
朴实无华的精彩演绎,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景,但是真挚的情感表达,依旧会备受感动。故事情节工整圆满,演员的表演尚佳,最真实的表达着拜师学艺的艰辛, 是否为一棵好苗子,被师父所看重,还是靠最贴近生活的写照。吹响唢呐的前期,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埋怨的矛盾冲突和问题的激化必不可少。走过这一段艰辛, 必会有一番作为。百鸟朝凤,聆听着多种声音,至高的境界,师徒的传承。父子情,师徒情,兄弟情,深入浅出地展现在最平凡的生活中。

@ALSO最近小名叫奋斗   8分
相比于商业片的精致华丽,这部片子呈现出一种央视六电视电影的粗糙简单,但这种简单背后却是充沛的情感,是一种对传统失落的无奈和追忆,也是导演对自己这一代逝去的缅怀,观影中几度湿润眼眶!

@白夜独行侠    7分
感谢“新浪观影团”给我去影院二刷《百鸟朝凤》的机会。从人物方面点评一下吧。小天鸣是个孝顺、不善表达、遵守承诺、沉稳的孩子。天鸣爸是典型的自己的梦想没实现就强迫小孩来完成自己梦想的人(我是很讨厌这 样的父母,还总喜欢拿我是为你好来道德绑架孩子)。焦师父是内敛含蓄,面严心善的中国典型的师父形象。师娘也是那种任劳任怨,将家庭摆在第一位的典型的农 村妇女。小师弟蓝玉活泼聪明,悟性极高。为什么师父会选择天鸣成为有资格学“百鸟朝凤”的人呢?蓝玉是他徒弟中悟性极高的,人也讨喜玲珑。可是正因他太聪明,所以学习就不费力,性子也会野,不是 那种会把唢呐吹进骨缝里的人。电影里有两件事交代了师父选择天鸣的原因。一是师父考他们听到几种鸟叫声:蓝玉过于聪明,那心气也浮,只听到最易听的三种。 而天鸣沉心静气,比蓝玉多听到。二是他们跟随师父出活,蓝玉带着天鸣在稻草堆抽烟,天鸣抽第一口就咳嗽然后熄掉了烟。睡着的天鸣无意中踢翻了油灯,然后稻 草堆着火。蓝玉和天鸣急着逃跑,但蓝玉又回身抢唢呐,只抢回蓝玉的,没抢回自己的,身上还被烧着了。赶来救火的师父看到蓝玉拿着唢呐而天鸣空手,气得打了 天鸣一耳光。因为他教导过他们唢呐匠要唢呐离口不离手。蓝玉虽害怕生气的师父,还是勇敢说出是天鸣帮忙抢出他的唢呐的。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天鸣是那种能把 唢呐吹进骨缝里的人,有天鸣在,不怕唢呐在这片土地上绝了种。接受焦家班的天鸣担负起了重任。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唢呐匠越来越不受重视。吹唢呐越来越难挣到钱。游家班的其他人都去了省城另谋生路,而天鸣满面愁 容,苦苦坚守。师父虽然生气,也想办法帮助天鸣。最后师父因肺癌去世,天鸣在师父坟前为师父吹奏《百鸟朝凤》,陪伴的只有师傅家的狗狗妞妞。游家班的明天 在哪里,唢呐匠的出路在哪里,电影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但能肯定的是天鸣会坚守到底。 电影感情细腻,为火庄过世的村长吹奏《百鸟朝凤》时大气磅礴,是部值得多次观看的好电影。但电影也有不足之处。在摄影机移动拍摄观看演奏的观众时,前后景 都是虚焦,看得实在难受。出白喜事时唢呐匠是要穿白底黑边的褂子,而天鸣在师父坟前吹奏唢呐时穿的是红喜事时才穿的白底红边的褂子,还在唢呐上系了大红 花。不过瑕不掩瑜。

@薯你最蒽   10分
影片的结尾,留了好多悬念,非遗拍摄了没?天鸣改行了没?......当然,这也是不需要交代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哪有时间关心这个?别看它个头小,声音最响,只适合吹百鸟朝凤。......只有德行好的人,才配享!师傅不为钱所动,坚持了这个行当的准则,人品不够,给再多钱,也不给吹百鸟朝凤。好些旧的规矩,都理解不了,什么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一代只一人,什么的,好狭隘,本来就不多,再这么愚守,总有一天要绝啊!......(不过, 只传一人,引入竞争淘汰,倒也能使人精进,练好本领,只能说都有利弊吧,但还是要从长远发展来看啊......)小时候,在家乡,老能听见吹唢呐,长大了以后,还真就很少听见了,看完电影,还会蹦出,那会,大、妈,怎么没有让我去学的念头啊,哈哈哈“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唢呐大战西洋乐器那场戏,让人看着心疼,西洋演奏,我想,西方那些演奏家们,定是不会跟其他 艺术乐种比高低的,反倒是,我们拿来之后,总想证明什么。而吹唢呐的呢,既然是吹给自己听的,那为什么要去较那个劲呢?......丧葬上,既然无用武之 地了,那就应该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去把这一手艺发扬光大才是啊。当然,天鸣遵守誓言,坚守这个行当,是值得尊敬的!散场时,有个小孩,大人们问他,电影好看不,他说好看,非常好看!......(只是,好看又怎样呢,那么多的电影人,也站台支持,而且还在好些有品质 的院线影院还给排片支持的情况下,电影票房依旧少的可怜,......只能说,这不是一个够格吹百鸟朝凤的时代,但是相信,总有吹的那一天...... 额,这话,感觉说的有点别扭。......管他纷纷扰扰,吹给自己听就好)

@忆夏花园   8分
网上多位导演力挺的作品,一代大师的最后之作,在口碑推荐下欣赏了这部作品,本以为唢呐、老艺术可能不会被大部分人感兴趣,但看着影院的上座率,其实还不 错,影片角度和讲述并没有之前担心的枯燥,反而有一种久违了的淳朴电影感觉,现在很多商业影片让你觉得很像,噱头十足,但诚意不足,意义不足,就像吃多了 的快餐,多了也会腻,百鸟朝凤却让你感受到了底蕴,甚至是深深的思考,尤其开头的一段旁白,让我忽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书卷气息扑面而来,电影中很多的 细节也展现了导演的功力,小男主吸水成功的一段,鱼鸟欢腾雀跃,用动物的状态表达主人公开心的心情,很生动形象,还有末尾的中西乐队同场的戏剧冲突,感官 刺激非常强烈,这也是最激发我思考的一处,西洋乐队的歌曲你非常熟悉,可唢呐的曲子呢,即使是百鸟朝凤也只是感觉熟悉吧,小时候觉得唢呐很不洋气,也不好 听,这算是长大后第一次感受唢呐的音乐,其实很好听,很有感觉,是什么造成了唢呐等这样传统艺术的困境,也许是这个时代,也许是这个环境,是否可以在校庆 等盛典上鼓励西洋乐队的演奏的同时,也同样组织中国传统艺术乐队,给予他们同样的支持,同样的展示机会,当然,这些中国艺术的传承也需要创新,是否演绎经 典的同时,也应该开发新的作品,比如女子十二乐坊的形式,何尝不是对传统艺术的再升华,也需要有更广泛的推广,而不仅仅停留在那些村庄,也许这个时代的市 场转向了城市呢,甚至是一线城市,听惯了西洋乐的城市人,反而需要更多的其他音乐形式,城市成熟度也让大家更热衷于保护传统文化,这也许会是传统艺术新的 土壤,唤起大家对艺术传承的觉醒,这部作品的意义很大,也鼓励大家去感受一下这部作品,去体会大师作品的真正意义。

@欧艾伊9游然自得   9分
电影从唢呐师傅焦三爷收徒开始,我们好像大致就能猜到结尾,就像我们自己没有见证过唢呐匠的辉煌时刻,而只知道这门技艺现在濒临凋落一样。整部电影就像一个寓言,预示着唢呐这门营生在时代的潮流中被人遗忘;《百鸟朝凤》就是唢呐匠吹给焦三爷、吹给自己、吹给时代变迁中许许多多消失的技艺和文化。天鸣问师娘,她跟师傅有没有孩子。虽然徒弟们就像是焦三爷的孩子,但是他们“焦家班”也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没有子嗣而必须更名易姓。跟吹唢呐这门技艺一样,后继无人。吹唢呐的习俗跟礼节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也和电影中中西乐器对垒败下阵来一样,在冲击中渐渐衰落。影片导演吴天明先生的仙逝,在过去那个年代电影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从影片结尾字幕汇集大陆电影界半壁江山就能看出其过去的功绩和地位,其遗作也在《美国队长3》等外国大片或者国内符合当代观众口味的影片中苦苦挣扎谋得一点点票房。从个人家庭到技艺传承再到如今的“快餐”文化,几乎可以一言以敝,传统文化都在渐渐衰落。就像春节变成了段子手和红包族的狂欢,清明、端午、中秋需要靠“小长假”来维系,我们的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文化也在融合,或者说因为我们的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下里巴人的民俗文化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甚至可以想见,为何这样一部电影是由一位老一辈的电影工作者完成,因为他来自那个时代,有那个时代的记忆和不能磨灭深入骨髓的印记;而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就算愿意去了解去讲述,我们有那个底蕴吗?看电影的时候不禁在想,为何在我们眼里,只有那些西洋管弦乐才称得上是高雅艺术?同样历经时代的检验,为何我们的艺术在消失而西洋艺术却能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成为学识、品味、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如果这样问大致也能明白了,管弦乐的出身在西方的群体定位便是贵族、有钱有势的人;而我们的艺术来自于普罗大众,从劳动中来。当我们在城市化的发展中越来越远离土地远离孕育和发展出民间艺术的故土,艺术失去了土壤难以为继,只能靠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唤醒沉睡的记忆。因此,越是看到结尾越是感到一种无能为力。我们不能扭转甚至放慢时代变迁的脚步,也几乎不可能再使吹唢呐等民间技艺得到曾经的荣耀。我们也很难去改变时代改变的现实,很难再去寻觅过去的印记。人的一生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那些过去的、注定要消失的,除了一声叹息和目送那远去的背影,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永恒。大概也是因为导演来自于那个时代,他对那个时代根本没有大笔的描摹。就算在焦三爷收徒的1980年代也少有上帝视角的远景描绘跟村庄的场景镜头。一开始观众就是进入到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的生活,就是那里那时的人。相较于其他年轻导演拍摄的那个年代的影片,少了太多“情怀”跟矫情,多了一分写实跟硬气。不过,如果影片能对“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做一些“历史”方面的介绍,大概会勾起现代观众的兴趣吧。少一点历史的厚重感总觉得“百鸟朝凤”一曲具有如此高的地位有点言过其实(虽然一代弟子只传一人,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得到,但这些并不是“百鸟朝凤”这曲子厉害的理由,任何一个曲子都可以是“百鸟朝凤”,加点传说性质的历史观赏性好一点)本片跟《美国队长3》同天上映,票房惨淡到大概是变大的蚁人跟变小的蚁人的差距,很是可惜。

@PulpFictionLu   9分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接地气的作品了,这也是第五代导演吴天明大师的遗作,马丁西科塞斯导演鼎力推荐,也许很多人对于传统技艺已经不是那么熟悉了,甚至对于唢 呐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已经忘却了,《百鸟朝凤》正是要唤醒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技艺的重拾和关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剧情很平实接地气,主要围绕天鸣拜师学艺的 艰辛,到最后师傅把百鸟朝凤教给了他,成立自己的班子。整片对于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还有天鸣的师弟蓝玉,都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演员表演细腻 真实,不做作,陶泽如老师不愧是戏骨,把师傅那股子韧劲儿,专注,对于徒儿的爱护有加,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演蓝玉和天鸣小孩演的也很真实,处处有打动 人的表现。片子无时不刻地体现出在当今洪流变革之下,外来文化时刻冲击着我们本土传统文化,唢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生存,要有人去担起这个责任来, 将它传下去,所以这个技艺不能丢,要发扬光大。

@MGM1924   7分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电影,时代变迁,哪些守得住哪些守不住,文化传承,看着有些心酸,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电影拍的平实又动人,小孩子的戏份也演的很自然,没有现在大多数电影那种让犯尴尬症的感觉,陶泽如的演技更是没话说,精髓所在。

@芋头D07   7分
还好吧,得有点耐心看,感觉这个电影适合学校组织学生都去看一下,支持文艺片,也给学生上上课,如何不忘初心。话剧出身的陶泽如让电影很有张力,气力十足,也让我们了解了唢呐的故事,值得看。

@勇敢无敌小飞鹰   10分
这样具有民族瑰宝意义的电影拍片量实在太少了,但这种文艺电影只是极少数人喜欢的类型,但却用了心。看完有一种凤凰泣血的悲哀,励志却又不失温情。而且你会从中明白什么是匠心!

@Daniel911   8分
这样的文艺电影能看的人不多,懂的人不多,可当你置身其中你会发现民族文化的凝结,致敬导演吴天明,感谢这个国家还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电影导演。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电影!有深度有思考!

@施文sean   8分
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佳作,一部关于唢呐的传承,一部呕心沥血的电影!朴实的描写手法,老戏骨的精彩演绎,看着非常的痛心,也非常的惋惜!感谢那些依然吴天明导演将传统技艺的遗作留下!

@就爱飞天小鲸鱼   10分
满分是给吴天明导演的遗作,是给唢呐匠一生的坚守,是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物质注定要被遗忘,但很高兴我们的唢呐还有人坚守!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属于我们文化的根!

@啤梨布丁仔   8分
这部影片有种八十年代的印记,故事讲述小男孩天鸣拜师学唢呐的艰辛,最终被师傅认定为接班人,学成百鸟朝 凤,并寄予传颂唢呐文化的厚望。唢呐演奏是当时大型红事白事必备的重要事宜,可惜经过时代的洗刷,唢呐日渐衰落,难以继续传颂,还是经不起考验,最终成为 非遗,唢呐作为传统文化是国家民俗的象征,很有代表性,电影很真实感人,值得观看!

@脆糖甜甜圈   8分
这部是吴天明导演的遗作,关于唢呐的故事。在80年代,吹唢呐是一门技活,备受人尊敬的文化,由于时代变迁,十年时间由辉煌走向边缘、被外来文化取代的巨大变化,甚至要面临失传的境地。故事应用纯朴的叙述方法自然而感动。

@青萍z结绿   8分
尽管是吴天明导演的遗作,但这个题材的片子还是会比较小众,所以我本以为没多少人看,然而去的那个小厅上座率却很高。电影在故事方面比较中规中矩,色彩把握的不错,两个小演员演技很赞。

@一条路down走到黑   8分
一个好玩的传承故事,一个父亲的子承父志,一个师傅的民俗信念,一个班助的信守誓言,一个兄弟的偷偷爱了十几年……都在100分钟里淋漓尽致的呈现。故事离我们很远,但是那些人物又好像很近。

@Quiet_sj   8分
让我想起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看完有意犹未尽的感觉,陷入一种文化意境中久久不能自拔。电影简单且质朴,不需华丽的修饰,只是细腻地呈现要观众感受的东西,真实感人。坐我旁边的女生都看哭了,真的很感动。电影结束,还有很多人坐着不动。总的来说,在浮躁的今天,这是一部值得大家去看的影片。

@皓月疾风L    9分
真的很不错,值得去电影院看。吴天明导演用细腻的手法来呈现这部剧,真实的感觉。最后的结局很悲伤,也在意料之中,旁边的女生哭得一塌糊涂,自己也感觉心里堵堵的,无法言说的感觉。在烂片盛行的这几年,这部片算是很有诚意的佳作了。

@博瑞那   9分
带着对吴导的挂念观看本片,影片一开头浓浓的乡村风情扑面而来,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地被演员淳朴的表演所吸引,尤其是匠人精神所呈现的执着和义无反顾值得现代人深思,感触颇多,难以忘怀。

@琳微蓝   8分
吴天明导演遗作,故事不商业,讲述唢呐艺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生存状况的变化,反映出越来越没“规矩”的社会逐渐利益化,不具商业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被人们抛弃.两个小孩演得真好,大黄狗妞妞很可爱。

@笨鸟后飞的乌龟   未评分
就想影片结束的那个镜头,焦三爷背着手沿着小路往前走那般,这“匠活”到底路在何方?或许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吴天明导演来看 这部电影的,也或许有那么多名人的推荐才让你走进电影院。但对于观影不多的我来说,吴天明导演的片子既熟悉又陌生。从最有名的变脸,到这部遗作百鸟朝凤, 失落的传统 技艺成了一块儿心病。就如同“天鸣”在片中的眼神那样,我从他的眼里,看不出方向,只看到迷茫。当那场不知所措的“中西乐器”交融的时候,焦三爷骂他,你 咋丢了魂似得呢?!或许我们的传统遗产,也好像是丢了魂似得。尽管还有匠人,尽管还有那份热爱,尽管还有政府的扶持,但规矩没了,时代变了。不得不称赞小 演员的表演,淳朴认真,当“小天鸣”第一次吸上水来的时候,那飞鸟、那美景,实在是太欢乐了!或许这样的电影,我们再也看不到,那这“最后一次”,你要不 要去看呢?

@---我-   8分
原来八九十年代在电影院里看的国产电影基本都是这个风貌,这种国产片已经久违影院了,也就是吴天明这样的老一辈电影人还在用老的手法讲述着有内容的老故事,现在国内影市一片投机山寨之作,看《百鸟朝凤》是一时的回归。电影前部分努力学艺,后部分遭遇世代变故,原来一切都不是我们预期的那样看似永恒,变化到来时,我们如何应对?多数人主动或被动的追随洪流而去,坚守是几乎不可能的。本片演员中幼年“天鸣”小演员演得还不错,右脸脸上的疤痕在成年后的演员脸上也能看到,细节算是有所统一 。  饰演师弟的小孩跟上次组织在耀莱观影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的弟弟是同一演员,本片中更小,可见相较于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制作时间的沉淀。 陶泽如给我印象较深是那年《大鸿米店》,说是国内禁片,其实还是不错的电影。今天影院只有一场放映,上座率8成,我们我也会去看《美国队长3》,但不妨碍我们品味《百鸟朝凤》。曾经风光无限的技艺,传承到新时代不再风光,遭遇新的挑战,王者地位受到威胁,终归拗不过时代风向大洪流,随风而逝,走进博物馆存档,幸好还有一名弟子得以留念,为最后一位师傅孤独的吹奏一曲‘百鸟朝凤’   用这首挽歌为一个时代送行。

@来做神州袖手人   10分
作为70后小时候在村里常常听白事儿上的民乐声声,到后来的唱歌的洋乐队,同样的事情和电影里一样。挺好的片子,可惜排片很少,我哭了,和我同行的人也哭了。一种精神传承的消亡,匠人精神。

@大鱼东游   10分
吴天明导演的用心之作!快去看吧。传统与时代的碰撞,人们的选择,师傅是个匠人,用自己的唢呐表达了对人的情感,阐释了什么是德高望重,钱不重要,唢呐离口不离手!不想让唢呐只是遗产。

@西门雪冷   10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电影所描写的唢呐只是其中之一,展示出传承人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艰辛。唢呐王的传授和吹奏都深深吸引了我,吹奏的百鸟朝凤催人泪下。

未及时提交观后感网友:
@亲亲为大88
@冷月
@edwarderlic
@林萌萌加油
@M特工

@哎呀吓死我了  缺席
@神马和什么  缺席
@纳法里奥  缺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