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调研报告
(2017-04-01 08:49:02)
书写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书法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书法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来说书写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手好字,但是事实上现阶段学生的书写状况不容乐观。
一、开设书法课情况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写字书法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练习书法,写好硬笔字,配发教材《书法》以外,学校还鼓励学生自购与课文配套的字帖。每天专门安排15分钟写字课,但是将学生的字帖作业计入语文教师的作业批改中。没有开设软笔书法,在书画社团活动里仅有极少数学生练写毛笔字。
二、书法教师数量分布
我校学生有近700人,没有专业的书法课老师,基本是语文教师兼任,教师水平也亟需培养和提高。
三、开展书法教育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学校要求学生每周交两张书法练习,并且临摹一张字帖。长时间的坚持,学生的字体及书写习惯都有改善。各班还进行书法评比活动,评选出各班的“书法家”,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
四、存在的问题:
1、写字教学被应试教育“绑架”
为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一些教师把大量做题、搞题海战术当作“提高质量”的法宝, 学生每天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完成各科作业而“疲于拼命”无暇顾及作业的规范、整洁、端正的要求弱化了汉字书写的质量。教师对学生作业只关注“对不对”,不关注字写得“好不好”。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无关紧要,对应试影响不大,更不论写字的姿势正确不正确了。
2、缺少必要的写字教学研究机制
在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中,写字教学没能真正走进学校和语文教师的视野。“重视写字教学”只是止于口号和空谈,在实际的教学中没能真正落实,就连语文课中的写字教学,大抵也只是多数课堂的摆设,往往似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写字教学被边缘化。
3、写字教学评价缺位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重视写字教学并不妨碍其声誉;教师漠视写字教学并不妨碍其发展;学生字写不好也并不妨碍其成绩。评价的缺位,使得积极的写字教学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强化和鼓励。教师在对学生写字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和感觉,以“我认为”“我觉得” 等缺乏统一客观标准的模糊印象进行评价。在书面测评时,缺少对学生卷面整体书写的评价。
4、教师自身写字素养欠缺
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的写字基本功不过硬。令人忧虑的是,这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这方面的短缺丝毫没有危机感,并且对“写字教学”还存有种种误解:如有的教师认为,写字的能力完全取决于学生的主观因素和个人禀赋,与教师的指导关系不大;有的教师觉得指导学生写字是一二年级的事,中高年级应主要抓阅读、写作;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字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可以不重视写字。这些认识问题往往根深蒂固。
5、缺少专业的相关教师
五、对中小学写字及书法教育有如下几点建议:
1、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使书法教学规范化。
2、课堂教学与兴趣小组相结合,而不是目前的只是将书法学习当成的学生的兴趣。
3、交给学生实用的练习方法。
摹写法 将较薄而透明的纸张覆于字帖上进行练习,此法适用于初学者,也可用于对新帖的练习,运用此法宜于掌握字形的位置,即结体。
临写法 对帖仿写练习,此法不宜掌握字形位置,却宜于领会书法的技法和内在神韵,可与摹写法共同。
默写法 把学习过的各种技法,各类章法及字形的变化,试着一一默写出来,再将原帖打开与之对照,找出差距完善其本。
书空法 在路上行走时,或在空闲时用手指在空中比划,亦或在心里默默比划。
4、增加“书法欣赏”课
书法欣赏课的开设,可以是选修性质的,不必占用正常的教学,用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国书法艺术鉴赏”为主题的教育,通过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品,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初步地感受中国书法的内涵,培养起基本的审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欲望。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它伴随着汉文字的不断演变发展到今天,被载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逢国泰民安之盛世,我们应为书法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而自豪。然而,书法发展需靠教育,书法传承要从中小学抓起。真正让书法教育进课堂,让每个孩子接受到书法教育的快乐,让中国书法这一高雅艺术得以普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