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园大班幼儿阅读区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的中期报告

(2019-05-24 14:17:22)
幼儿园大班幼儿阅读区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的中期报告
一、研究简介
       1.选题缘由
       幼儿园阅读区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活动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尽管教师也对阅读区环境创设及图书投放方面下了大功夫,但孩子还是存在“只会看,不想说”的“哑巴式”阅读。另外,教师关注更多的还是“幼儿安静的在图书区看书,不乱跑,不影响别人”等方面,这无疑就错失了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良好契机。幼儿的问题意识能否得到充分发展还要看教师能否提供相应的条件。而教师作为材料的提供者、观察者和评价者,则会对幼儿的问题意识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因此,我们提出了“幼儿园大班幼儿阅读区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这个课题进行研究。
      2.课题界定
      我们认为大班幼儿阅读区问题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采取多种方法或渠道解决问题,找寻问题的答案,从而激活幼儿,让孩子们在阅读活动中萌芽好奇的树,结满智慧的果,享受阅读创造的乐。
      3.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梳理出大班阅读区幼儿问题意识培养材料投放的原则,能依据主题或课程生成阅读区的问题(话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提高幼儿在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有话说、想说、敢说、会说的能力。
      4.研究内容
      一是调查、了解幼儿在阅读区活动中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是根据大班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为教师在组织阅读区区活动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三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及教育能力,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二、课题研究情况
       1.成功立项,切实制定研究计划
我们申报的课题《幼儿园大班幼儿阅读区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成功立项,经过前期工作的准备,我们按照具体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展开课题实施计划。
      2.开展培训制定详细方案
      根据课题内容,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1)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搜索、书籍查阅、阅读相关教育教学类刊物,分析研究课题的含义,从而指导研究方向及行为。通过学习,我们理清了课题产生的背景、科学依据以及教育价值。
     (2)通过对大班幼儿在阅读区问题意识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幼儿现状,为课题的研究做好理论依据。利用调查表的形式,了解现阶段大班幼儿在阅读区问题意识的现状,并通过数据进行统计,从调查的结果反应出幼儿真实的水平,从而验证了在阅读区域活动中提高大班幼儿问题意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通过对大班阅读区问题意识较弱的幼儿进行了解,制定措施,实施教育,观察结果,探索规律。通过阅读区域活动,教师有目的性的进行个案追踪研究,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些孩子,开展有关问题意识的深入追踪,建立个案研究。
三、课题研究成果
        1. 优化阅读区域活动的环境,培养大班幼儿问题意识。首先课题组的成员对问题意识的概念进行综述研究,以便对问题意识的原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问题意识到底是针对的幼儿还是老师值得我们去探讨。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我们多次对具体实施展开深入地讨论,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研究方向;总结交流课题实施的经验和成果,共同商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
       2.丰富阅读区域活动的内容,培养大班幼儿问题意识,我们以大班幼儿为调查对象,根据调查问卷内容整理具体方案,为本次研究内容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我们对家长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家长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方面的做法以及引导,了解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方面教育态度和教育理念。
       3.注重阅读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培养大班幼儿问题意识,我们以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为基础,开展了多次研讨活动。
       4.探究阅读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多样性,培养大班幼儿问题意识通过对不同材料的使用,针对不同的原因提出的方法和策略,验证所提方法和策略的可行性。设计了幼儿个案资料观察记录表和活动观察记录表,收集孩子表现的原始数据,并对观察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易于引发幼儿兴趣并进行活动探究的问题环境,并为幼儿提供可以使用的丰富材料。
      培养幼儿问题意识的关键在于拥有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并创设自由、宽松的阅读区氛围,鼓励支持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适宜的、富有情趣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孩子去操作探索、去寻找发现。教师要想办法让环境和材料鲜活起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更乐意去探索,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觉醒状态。在幼儿积极作用于环境和材料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随时调整教育策略,改变环境,提供新的材料,使幼儿有新的发现,启发幼儿产生新的问题,问题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