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阅读区问题意识的培养(随笔)
(2019-04-07 20:56:06)
标签:
教育 |
浅谈大班幼儿阅读区问题意识的培养(随笔)
教师:孙瑾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的儿童。”在幼儿的自我探索中,周围的环境也是尤为重要的,活动室阅读区的环境创设,是培养幼儿问题意识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为老师要保护幼儿提出问题的热情,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创设适宜的环境来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呢?
一、以宽松、自由、安全的阅读区环境为依托
培养幼儿问题意识的关键在于拥有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并创设自由、宽松的阅读区氛围,鼓励支持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心理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师所营造的一种心理氛围和对孩子的亲切态度,对于孩子来说都可能是一种学习的动力,能使幼儿在阅读区谈话活动这一环节中大胆说出心中的疑问,对引发他们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更是有益的。谈话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应答,多鼓励、多肯定、多赞扬孩子的异想天开,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幼儿的问题意识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并会努力解决问题。,让幼儿在教师鼓励的宽松氛围下敢问、敢想、并能大胆解决问题。如:在进行豆子发芽速度的比较实验时,请幼儿用画画的方式记录都有些什么植物,再用柱状图表示出观察的结果,从而自己得出答案。这种方式一方面促进幼儿与环境的更好互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激励了幼儿的好胜心和荣誉感,使每个问题都成为幼儿下次探索、发现问题的起点。
二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易于引发幼儿兴趣并进行活动探究的问题环境,并为幼儿提供可以使用的丰富材料。如:在阅读区的墙面上,我粘贴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一些景物的图片。在一次的活动中,班里个别的孩子就看着墙上的照片讨论,这是哪里的景色?好美啊,好漂亮啊。这时我适时介入他们的谈话,为孩子们讲解了那些都是各地著名的美景,顺便渗透下当地的一些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三、利用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
孩子们也可以从大自然中不断发现生成问题。在自然环境中,幼儿容易身心放松、心情愉快。幼儿最感兴趣的是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因为大自然蕴涵着无限的奥秘和乐趣。如:春天来了,幼儿园组织幼儿去踏青春游,各种各样的花都盛开了,柳树也发芽了,田野里风筝在自由自在的飞翔,孩子们的注意力被春天这些美好的事物吸引了,他们围在花的周围,有问不完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环境是会说话的老师,适宜的、富有情趣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孩子去操作探索、去寻找发现。教师要想办法让环境和材料鲜活起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更乐意去探索,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觉醒状态。在幼儿积极作用于环境和材料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表现随时调整教育策略,改变环境,提供新的材料,使幼儿有新的发现,启发幼儿产生新的问题,问题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