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建构区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意志品质的策略

(2017-12-23 16:20:37)
浅谈建构区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意志品质的策略
王 琼
      人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是后天通过实践锻炼养成的。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正如焦艳在《体育运动心理学》中的表述:意志是人通过自觉行动来表现,是与克服行动中的困难相联系的,为实现确定的目标而支配自己行动时客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大班幼儿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幼儿有了初步的自觉性意识。但是自觉性较差,容易受到暗示和别人行为的影响,或者说,就是自觉的时间很短,也不稳定一方面。另一方面,现在的幼儿都只家庭的中心,大多数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幼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克制的体验,独立性不强,更不知自制是何物。其坚持性就不强。大班是孩子意志品质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就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那么在建构区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意志品质的意义更加重要,现就本人的一些策略简单分享。 
     (1)优化建构区域活动的环境,培养大班幼儿意志品质
      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环境,让幼儿感觉到自已是环境的主人,并能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去,并从参与过程中获得认知,促进幼儿乐于参与建构活动,体验主人翁意识。
      例如:学初,建构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围绕该主题,我们号召所有小朋友多途径收集有关中国风的建筑图片,大家带入幼儿分享,分享后我们请幼儿有选择地粘贴到墙面上,激发幼儿搭建的积极性和目的性。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幼儿的自制性的发展。
     (2)丰富建构区域活动的内容,培养大班幼儿意志品质
      在进行建构实践活动中,我们有效地将“教、学、玩”三位一体用于建构活动中,建构活动不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和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做到了游戏是教学的延伸。如:大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我是中国人。我就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中国的名建筑。当活动结束后,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如何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材料搭建长城、天安门……等等。幼儿的话多的就像打开的话匣子,大家议论纷纷,讨论办法。区域活动时间开始前,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大家都想去建构区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搭建自己的中国师建筑。这样一来幼儿幼儿搭建的目的性抢了,建构活动中的自制性就很好得到了约束。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准备物质材料和组织、引导幼儿进行游戏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潜力。
     (3)注重建构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培养大班幼儿意志品质
      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培养孩子们的建构技能还比较成熟,到大班孩子们已经能较恰当的选择不同的建构材料进行拼搭,还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建构技能比如拼、插、接、排列组合、旋转等等,还能进行简单的综合搭建。能力强的幼儿还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想象搭建,有的幼儿还能看平面图能把平面的图像变成立体的搭建。但是毕竟幼儿的能力有限,搭建技巧有待提升,在搭建找那个市场会出现,“老师,我不会搭建。”的幼儿,如何让这样的幼儿能有持久的建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建构技能上给予幼儿支持。
譬如,在建构活动前教师利用多媒体,经常让幼儿欣赏国外和国内有特色的建筑物、风景图片,并将这些图片贴在建构区的墙面上,以及张贴一些建构的步骤图,让幼儿不仅欣赏这些美丽的建筑物,更多给幼儿一定的启发,让孩子既增长了见识,又学习了本领。其次,教师注意指导的循序性。在每次投放材料之前,教师都可给予详细的指导:介绍材料的名称,和幼儿讨论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建立材料使用、归放的规则等。最后,在幼儿搭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搭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帮助。比如,教师和幼儿参与的平行游戏或者在幼儿对新材料有一定构建经验的同时,教师可提取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思考。最后师幼的有效评价也对幼儿持续性的建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反映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解决的方式,真实反映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评选出最小声音奖、最乐于助人奖、最有创意奖、收拾材料最快奖等来激励幼儿,使他们获得快乐感、成功感和满足感。
      (4)探究建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多样性。
       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作为生活的游戏,他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与一体。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轮流的游戏气氛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培养意志品质,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大班孩子们已经有合作完成的意识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坚持搭建自己的作品。幼儿建构的持久性也随着活动内容与活动材料的变化有增有减。当我们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时,幼儿的建构持久性就能延长,反之则较短。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幼儿的坚强意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久延续性的教育活动,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的坚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