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蕃的两面性

(2024-02-29 15:52:14)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随笔

陈蕃的两面性

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首篇文章德行》称赞陈仲举(陈蕃字)“言为世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陈蕃十五岁时,在家闲居一室,他父亲的朋友看到陈蕃居室内很不整洁,便说:孩子,为什么不打扫一下卫生呢?陈蕃说:大丈夫当为国家扫天下!可见他志向高远。后世有人对陈蕃的说词感觉虚浮,反驳说,连自己住的屋子都不扫,怎么去扫除天下污秽让社会清明?

陈蕃东汉末期人,出身仕宦之家,历桓、灵二位皇帝,先后任太尉和太傅,官位显赫。由于朝纲混乱,陈蕃因反对宦官外戚当权而被害。《世说新语》选用《后汉书.陈蕃传》所记其敢与邪恶势力斗争却只字不提他固执儒家礼教而残害平民的行为。礼是上古社会政治与社会生活的支撑,忠君与孝悌为其核心内容。从帝王到家庭,对死去的老人必须厚葬,以报答生养之恩,儿子即便倾尽家产也要实行,否则被视为不孝,为礼法和舆论所不容,不仅如此还要守墓三年,期间不能外出,不能娱乐,甚至不能与妻子同床,做到天天定时祭奠。有一个叫赵宣的贫民,为行孝竟在埋葬亲人的墓道中居住长达二十多年,他的行为引起了乡邑官员的注意,禀报上级,欲求表彰,树立一个“孝”的典型,州郡几次以礼请他,他却不受。郡县把他的事迹推荐给时任太守的陈蕃,得到禀报后,他亲自调查,想看看此人是怎样的一个孝子,询问中,知道赵宣的五个儿女,都是居丧期间所生,勃然大怒说:圣人制礼,有品行道德的人,都得遵守,不肖的人,也应该努力做到,并且祭祀不须次数太多,太多,反而不敬。你现在墓中安家,养儿育女,这是欺世盗名,迷惑群众,污辱鬼神,岂有此理!于是下令治了他的罪。至于如何处罚了他,史书没有记载。

对陈蕃处置一介草民的做法不知看官有何评论,在下认为,实属不当。理由有二:其一,儒家主张的厚葬与三年服丧制度, 是一种极端戕害人性的行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就极力反对,认为那是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其二,陈蕃置赵宣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于不顾,片面认为他违背了礼法,全家住坟墓二十多年,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如果赵宣不是为生活困难所迫,家有大宅、田亩,他何以放着正常、富足的日子不过而蜗居地下与鬼为邻?陈蕃本应体恤赵宣的困苦,却作出相反的问罪处理,体现了他十足的官僚主义作风。《世说新语》编者只重视他在朝“除恶”的一面,而掩盖了他在处理民间事务中“恶”的另一面。他不愧为封建主义的卫道士。20242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后一篇:谣言之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