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毫毛笔
(2022-09-17 10:16:10)
标签:
毛笔牛耳毫历史文化 |
分类: 随笔 |
牛耳毫毛笔
一次,济南的朋友带给我一支毛笔,说是牛耳毫,感到新奇,以往关于笔毫的种类略有所知,羊毫、狼毫、兔毫、鼠须、兼毫甚至鸡毛毫,而自己用过的毛笔也只有羊毫、狼毫、兼毫之类,其余的则只闻其名未见其身,至于牛耳毫更是闻所未闻。近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塔上随笔》,文中引杨继仁《张大千传》的一段逸事称,张大千在西班牙举办个人画展期间与毕加索首次会面时,毕加索请张大千写几个中国字,那时毕加索对中国画十分推崇,模仿不少齐白石的花鸟鱼虫画作并装订成册。张大千从毕加索的画案上抓起一支日本制的毛笔写下张大千三个字,张大千发现毕加索用的日制毛笔质量低劣。之后,他在巴西举办画展期间专门在当地一个牧场里从五千只牛耳朵里取了一公斤牛耳毛,然后精选一部分送到日本做成了八支牛耳笔,其中两支送给了毕加索。
这段往事专写张大千与毕加索的交情,此前中国是否有牛耳笔以及牛耳笔的发明人是谁一无所知。笔者带着一丝疑问就这个问题请教“百度”,果然有了发现。据书法评论家薛元明称,张大千使用过牛耳毫笔,那是张大千花重金从英国某地所产的黄牛耳中采集,并送到日本加工成笔才有的。薛元明的质料出自台湾作家高阳《梅丘生死摩耶梦》一文的叙述,文中说当时张大千委托日本人共制作了五十支牛耳毫笔并且一部分赠与了黄达云与谢稚柳等艺术名流,一部分留作自用。以上两则资料中,一说张大千在日本做了八支,一说做了五十支,二者相差甚远,孰真孰假读者难辨姑且不论,但有一点似乎是明确的:牛耳毫笔的发明者是张大千。
回到本文开头,济南朋友送我的这支珍贵的牛耳毫笔笔杆上楷书刻字为:“牛耳毫
202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