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到底在那儿?(修订稿)
(2020-05-19 10:33:41)
标签:
历史文化创作 |
分类: 随笔 |
东鲁到底在哪儿?
济宁有座太白楼,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建。有可靠资料记载,李白于公元736年(唐开元廿四年)携妻许氏及女儿平阳自湖北安陆迁来任城(今济宁市区),居住于贺兰氏酒楼,那时的酒楼是什么样子已无可考,现在的太白楼样式是明代建筑,在城墙上建一座搂以纪念名人的似不多见。
济宁的文史学者一直坚称李白家居任城达23年之久,但无论从李白的有关诗作中还是有关对李白的评论文章中,都似乎看不到在任城生活的有关细节的记述,而更多的是在“东鲁”的活动轨迹。如《寄东鲁二稚子》《东鲁门泛舟二首》《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秋日鲁郡尧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等。
据郭沫若的考证,说他是“移家到鲁郡兖州任城东门内”(资料见郭著《李白与杜甫》)
那么,在唐代,任城是不是被称作“鲁郡”或“东鲁”呢?不是,首先从李白诗的叙述来看。《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和《秋日鲁郡尧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两诗中提到鲁郡东“石门”和“尧亭”两处地名或物名,它们均不在任城,石门是鲁郡(今曲阜市)东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脉,系泰山南部丘陵,俗称石门山,“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石门、泗水、徂徕都是与鲁郡相关的标志性地名。这几处地方距离任城甚远(少说也有100公里),无论如何在任城都望不见它们的身影。从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中写到的“山盘荐霜梨”及“酸枣垂北郭”之类的土产,都出在山上,而作为平原、水泽之地的任城是不可能有的。其次,文史学家周啸天在注解《东鲁门泛舟二首》中说,“东鲁是唐时的兖州(今山东曲阜),东鲁门在府城东”,这是很准确的。当代地方文化工作者兖州文化局的武秀和泗水文化局的冯灵恩均对李白居东鲁的生活及活动踪迹作过有益的研究,并写出专著,他们观点不同的是,前者认为李白在东鲁活动的区域鲁郡是兖州,后者则认为是在今泗水县东北部的中册镇附近。总之,上述二人的观点或许可取,但仍需更进一步研究确认。“李白家东鲁”的“东鲁”不是任城,而是唐代的鲁郡,即今兖州、曲阜甚至包括泗水北部一带。当然,李白当初自湖北安陆迁移至山东并首先居住于任城,是确定无疑的大概率事件。有人认为他在任城居住时间不长,因为他来山东的目的是为了学击剑,为此他苦苦追寻一位剑术大师裴旻,而此人恰好隐居于徂徕山下,也许为了生活和学剑的方便,他索性离开任城,移家东鲁了。在徂徕山下有过“竹溪六逸”的美谈,此不多叙。
20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