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遗项目将成残疾人就业新途径

(2019-05-20 08:15:50)
标签:

杂谈

5月19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51社保共同发布《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报告》。图为发布会现场。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摄

千龙网北京5月19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5月19日全国助残日当日,中国《残疾人非遗就业价值报告》在京发布。今后,景泰蓝、蜀绣、紫砂壶等非遗项目,都将通过探索和实践成为残疾人就业项目。

如今在艺术品市场上,景泰蓝等非遗产品价格一路飙高,这日趋红火的产业也有了吸纳更多就业的空间。当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51社保共同发布了这一报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综合秘书处副处长周娜披露,这次各方推出了“最美传承”项目,力图通过非遗产业实现更多残疾人的就业。

据介绍,目前我国约有残疾人8500余万人,但就业者仅为其中四分之一。这次有关三方今年首期将投入逾三百万元,用以推动残疾人通过非遗项目就业。

周娜表示,目前经过筛选,各方预计将通过北京景泰蓝、江苏宜兴紫砂壶、江西景德镇瓷器、重庆蜀绣等非遗项目,在当地让更多残疾人成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发扬者。她认为,对于听障和视力等残疾人来说,接受培训后可具有传承非遗项目的能力。

报告还提出,残疾人通过非遗就业为其融入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助于提高残疾人收入,增加非遗产品的附加值,丰富非遗产业的表现形式,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报告建议增强我国分类培训支持体系、扩大社会支持,残疾人非遗就业应该做到为残疾人真正赋能,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残疾人的灵活就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