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名的前世今生——墨池坊
 (2018-02-23 13:55:29)
	
			
					(2018-02-23 13:55:29)		高一(10)班 郑婉诺
墨池坊,巷名,在今温州市城区。我国唐代以来,有坊市制度。北宋《祥符图经》载:温州有坊五十七。绍圣年间,杨蟠任知州时,定为三十六坊,墨池坊即其一。相传其地原有一个水池,每当大地春回,蝌蚪滋生,游于水中,水面时见墨点,而没之则无,故有墨池之称。但唐以后则传为:东晋王羲之曾任永嘉郡守,常临此地作书,洗砚于此池,于是变成墨池;至北宋,米芾又大书“墨池”二字于其上。如明周旋诗云:“何以清池唤墨池,昔年临此有羲之;学书老我犹成拙,为表遗踪一赋诗。”南宋以后,坊市制度逐渐废弃,所谓坊者,都改称为街或巷;而墨池坊之名,却沿袭至今,始终不变。这也可视为邑人爱护此坊之证明。
墨池坊延续了东晋年间王羲之出任温州太守时,在此临池作书,搁笔时便洗砚于池的传说,也延续着一千多年来发生在墨池坊里的市井故事。如今,温州中心城区的老街已近绝迹,唯独墨池坊却能比较完整的保留着文化遗迹,墨池之水,也滋润了一大批温州文人。
http://s6/mw690/003vDJkjzy7ioEAeghT65&690
墨池坊历经沧桑,却仍在岁月中屹立不倒在风霜中洗礼,色彩却更加鲜明。这体现了温州人对于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体现了温州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寄托。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