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关注幼儿的动作发展?
(2017-03-15 08:54:16)
标签:
健康育儿 |
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在他的文章《什么是游戏?》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任何游戏都需要身体动作。没有身体动作也没有游戏。为什么早期教育特别强调身体动作呢,因为儿童的心灵、精神都是由身体承载的,这是我们从事儿童 教育的人必须遵守的原则。如果限制、束缚了儿童动作,就剥夺了儿童游戏的可能性。儿童只有通过身体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才会感到快乐。儿童所有的快乐,包括对父母的情感,都源于身体动作。”
事实上,在幼儿园,不仅仅是游戏,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都与幼儿的动作密切相关。幼儿的动作发展的水平对于幼儿参与各类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大量的研究和教师们的日常观察和实践发现:动作发展水平好的幼儿更愿意积极的参与各类活动,而动作发展水平不好的幼儿往往不太主动参与各类活动。动作发展水平好的幼儿在参加各类活动中表现的更加主动、自信,进而不断促进身体、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更乐于接受挑战性的活动等等。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需要关注和重视幼儿的动作发展。事实上,我们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各类活动和游戏时,更多的也是在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外在动作表现。
首先,动作是幼儿基本运动能力的外在表现。动作发展水平高的幼儿基本运动能力也相应比较强,反之动作发展水平低的幼儿则运动能力相对较弱,同样,基本运动能力强的幼儿的动作表现水平也较高,而基本运动能力弱的幼儿的动作表现水平自然比较低。因此,通过观察幼儿的外在动作表现可以判断分析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
其次,动作是幼儿身体素质衡量的重要因素。动作发展良好的幼儿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类活动,参与机会更多,时间更长,活动质量更高,自然对于身体素质的促进也就更加有效。同样,幼儿不同的身体素质也产生不同的动作发展水平。因此,通过对幼儿动作发展水平的分析可以检测衡量幼儿的身体素质情况。
再次,动作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正如王振宇教授在文中所写的那样:“任何游戏都是通过动作表现的。在发展理论中,格赛尔、 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都高度强调动作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格赛尔甚至把儿童动作的水平作为儿童发展水平的指标,皮亚杰把动作解释成是思维发展的起点,同时 也是思维水平高低的指标。无论是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还是形式运算水平都与动作有关。所谓运算,本质就是动作,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理论,解释动作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清楚,动作有其内在发展的序列,同时又与个体、环境与任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关注幼儿的动作发展,一方面需要了解幼儿的动作存在的发展序列,另一方面要学会用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幼儿的动作发展。所谓采用发展的视角指的是“当观察某人做动作时,人们会考虑是哪些因素使个体达到现在的动作状态,未来他们将发展到什么程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