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七回 杨继业征南
杨六爷手端酒杯到切近,
双手举杯把话明,
喊一声:“贤王八千岁,
小臣我今天敬你两盅,
今一天要不是贤王将我们救,
我杨家父子爷俩也活不成,
俺七弟将身打在这天牢内,
在桌前我代表俺七弟谢你恩情。”
八贤王听此言呵呵大笑,
出言来御弟连连喊一声,
“我大宋江山都亏你杨家将,
这一点小事何必挂在口中。”
君臣狼虎用罢饭,
八贤王背后推坐欠身形,
喊一声:“皇伯父,你老人在家里,
小王我就此告别回奔家中。”
走了先生老赵普,
又走了阴阳有准的苗先生。
君臣们告别太君都走了啦,
老太君上前叫声老令公,
叫一声:“官夫宽心放吧,
我的儿嘞,天牢里边身安宁。”
就这样国泰民安枪刀入库,
三六九万岁就把基来登。
转眼间已经数月已过去,
这一天万岁顶到殿九龙,
张开了龙口喷紫雾,
“哎。”出言来喊一声,
“少的御弟老的皇兄,
孤家我登基倒有一年多,
现如今这国也泰来民也安宁。”
赵匡义上边正讲话,
又只见殿头官跪倒地流坪,
殿头官双膝扎跪九龙口,
尊一声:“主公万岁你听清,
现如今南唐使臣到此地,
请主公赶快传旨上龙廷。”
万岁说:“使臣在什么地方?”
“现在南唐使臣在午门口求见。”
赵匡义闻听此言说:“自从孤王登殿一二年来,南唐一没有进贡,二没有来朝,看来南唐是进贡来了。自从我大哥赵匡胤当初兵下南唐,刘金定力杀四门服了余鸿以后,一直到现在就进贡来过两次啊。”当时这边圣旨下,宣南唐使臣上殿了。
这个南唐使臣顶到八宝金殿,滴水檐下跪倒,“天朝大邦主公万岁万万岁,南朝使臣李迩见驾。”
“噢。”赵匡义把龙腕一摆,“我说李迩啊,今天你南唐三年没有进贡,四年没有来朝,你今天是南唐进贡金银,还是珠宝,还是奇珍呢?”
李迩闻听此言口尊:“主公万岁万万岁,恕小臣拙口笨腮,一时也讲不清楚,至于进贡什么东西,现在我南唐王李煜有表章在此。”
赵匡义再听,噢,李璟死了,他儿子李煜登殿。也就是有名的李后主啊。
当时这边把表章呈给内侍臣,内侍臣当时双手捧到龙书案,“主公万岁,请看了。”
内侍臣双手呈上表一张,
赵匡义一闪那龙目用眼望,
上写着:南唐李煜金笔写,
下坠着:写给大宋无道的皇。
“自从那陈桥兵变周改宋,
赵匡胤驾坐东京古汴梁,
那时候父王李璟打反表,
赵太祖御驾亲征到南唐,
高怀德领兵挂了元帅印,
仰仗着万将无敌那杆枪,
到后来兵困在寿州六年整,
高君保走马报号离汴梁,
双锁山收下丫头刘金定,
逼得我父王在南唐献表章。
你大哥皇宫院里崩了驾,
赵匡义你弟接兄位坐汴梁,
自从你东京皇城登了位,
你不该昏庸无道乱朝纲,
五台山去看透临碑一座,
幽州地去逼北国萧皇娘,
梁天庆幽州被逼造了反,
你君臣被困得外无救兵内无粮,
要不是杨家父子去救驾,
赵匡义你死在幽州难回乡,
像你这无道的昏君世间少,
你怎能驾驭四海领万邦。
常言说江山无道让有道,
赵匡义你能坐东京古汴梁,
现如今我南唐兵强马又壮,
我南唐君正臣贤民安康,
我今天派去使臣把中原进,
你一定要把我的表章看周详,
三月内你献出降书对降表,
我这里话有千番推一旁,
三月内你不献降书与降表,
我立刻派兵征讨古汴梁。
单等我大兵打到东京地,
我叫你君臣文武死在一汪。”
宋太宗一封那反表看到底,
那就好比一股的烈火烧肝肠,
喝一声:“两边金瓜和武士,
速速的绑起那使臣在朝堂,
你把他立刻推到午门外,
单等着炮响三声把命伤。”
宋天子传旨要把反使绑,
那旁边惊动军师苗阴阳,
苗从善撩袍端带上金殿,
呼一声:“我主万岁圣贤皇。”
“主公万岁,暂息龙霆之怒,也不知道因为何故,你要绑外国使臣呢?就是两国打仗,也不能杀人家使臣呐,常言说二国相争不斩来使。”
万岁说:“苗军师,你知南唐真正可恶,这并不是进贡也不是来朝。”
“啊。”满朝文武说:“主公,那是干什么的?”
“他打的是一张反表,限我三个月以内,大宋江山让给南唐,献出降书降表,他为君我为臣,三个月以内,说我要不献降书降表,就要带兵打进我东京汴梁,要叫我君臣大家死在一堂了,你说可恼不可恼。两边把使臣绑出去。”
苗军师说:“主,千万不能绑,要绑,就叫四海各国嘲笑我中华人肚量太小了,不但不绑,还得好好招待使臣。”
苗军师说:“这样子,使臣呢?你暂时顶到后边去。内侍臣,把这个南唐使臣带到后边,好好用饭,用过饭,户部尚书拨纹银一千两,赏给他做路费。”
这个使臣心话:人中国真大方,出手都一千两,我要能来三回五回,俺家还发财了。这个使臣跟后边去了。
当今万岁到这个时候说:“苗军师,现在南唐造反,准备怎么办呢?”
苗先生说:“主啊,想当初老皇在位,兵困寿州整整六年,这一晃光阴八九年下去了,主公万岁呀,现在南唐兵强将勇,我耳风刮的南唐早有复仇造反之意,看起来这一次来,他没有足够的能量,他也不敢打这个反表,那得好好派将去,要降书降表,好逼他投降啊。”
万岁闻听此言说:“苗先生,这一次你看谁个能去呢?”
苗先生说:“主啊,这个帅印到不了旁人挂,旁人也不能挂这个帅印。”
万岁说:“谁呢?”
“只有金刀杨令公能挂这个帅印,凭杨家将名字,硬吓也就把南唐吓丧胆了。”
万岁说:“我也考虑过了。”
贤王八千岁说:“不错,就这样,赶快请杨老令公接旨吧。”
不多一会,当时万岁刷旨,杨老令公伏服在地,“主公万岁,老臣见驾。”
万岁说:“老爱卿啊,南唐造反这个重担,还得落给你身上啊。孤王马上马把帅印交给你,登台拜师兵下南唐。”
杨令公当时说:“为臣尽忠为子尽孝,老臣接旨了。”
好一个金刀老令公,
他将身跪在殿九龙,
磕头三个呼万岁,
“我的主啊,龙心稍安要安宁,
想从前,高元帅还在人世上,
据听说,他八人八骑探过金陵,
到后来南唐寿州要降表,
现如今这国也安来民也宁,
没想到李煜又造了反,
千斤担都有老臣这个我来撑,
江山要在老臣人在,
要不在呀,老臣我三魂渺渺命送终。”
杨继业上前来前七后八中九拜,
拜过了,才把帅印捧在手中。
杨继业接过这个元帅印,
你看他笑眯眯的叫主公,
问万岁:“老臣我何时出兵马?”
万岁爷感到此时又开声,
“爱卿你要带多少人和马?”
继业说:“这一回出京我带十万大兵。”
“我问你这次大将带几位?”
“我的主啊,我带我杨家父子兵。”
“老爱卿准备何时把身动?”
“万岁呀,我想着明天就登程,
现如今几位良将在朝内,
保护我主你的身安宁。”
杨继业他明天出征就讲一遍,
活喳喳喜坏满朝文武卿。
万岁说:“好。”
八千岁说:“我还有一句话要讲,老令公啊,这一次你说你就带六个儿子去,你那个七儿子也得带着。赶快刷旨,把杨七召出天牢,跟老令公一起征南,国家出那么大事了。”
杨业说:“贤王千岁,我承你一片好意,我考虑我这几个儿子够用的了,我八儿王英回翠平山探母,他继母得病,他去探病,现在还没回来,现在我还剩大郎到六郎这六个儿子,七儿坐天牢,贤王你不能乱了国家的法律呀,你不能因为我杨家,乱了国家章法,现在杨七三年天牢还没满,等天牢满了再讲吧,我有这六个儿子足以够了。征南王高琼、靠山王呼延赞,还有郑印这一班小将军呢,留在东京汴梁保护御驾,我明天就出兵了。既然如此,老臣要下殿告辞,回家安排一下,请户部赶快把粮草今晚上就给我拨齐,校军场请兵部把十万精兵给我整理好,兵在精而不在多,我不要带多,十万兵足以够用的了。”杨继业那胸有成竹啊。
这个时候,八千岁看杨业主意已决,也就没坚持叫杨七去。所以这边老令公回到家里,辞过朝回到家,见到老太君了,佘赛花说:“官夫啊。”
老令公说:“夫人呐,这个家又要撂给你了。”
老太君说:“怎么的?”
杨继业就把如此南唐造反,明天我就要出兵了,兵下南唐。
老太君闻听此言,叹了一口气:这就叫臣敬忠子敬孝,我杨家将为国勤劳,马没停蹄啊。
“我儿呢?延昭,快,赶快把你弟兄六个准备准备。”这边当时候,六个儿子都过来了。
老令公说:“明天我准备派大儿延平去做马前先锋官。”这边也安排好了。一宿无词,夫妻俩一夜也没睡觉,就谈论战争事情。
顶到第二天早旦清晨,杨家六员小将,一个个顶盔挂甲悬鞭挂锏,在府门口扳鞍上马。老令公说:“夫人,我要告辞了。”
老太君说:“官夫,我要送你一程,我给你送到校军场。”这才顶到校军场。
一到校军场,再一看看当今万岁赵匡义带领八千岁、文武官员都在校军场给老令公送行。老令公说:“主公万岁,老臣要登程,何劳龙驾亲往此地。”
八千岁说:“老令公为国勤劳,为国家渴饮刀头血,困卧马鞍桥,老令公那你就准备吧。”
好一个贤王南清宫,
老皇伯连连喊几声,
“皇伯呀,国家的重任在你身上,
你杨家为国勤劳马也没停。
我祝你一路平安风调雨顺,
我祝你马到南唐能成功,
老皇伯,南唐地界要降表,
小王我迎接你就在古东京,
皇伯呀,我赵家江山有千斤重,
你老人横担九百还挂零。”
八贤王如此的这般往外讲,
老令公抱拳当胸叫主公,
喊一声:“我主万岁回金殿吧,
老臣我这个校军场上来点兵。”
杨继业怀揣国家黄金印,
才把那金鈚令箭抱怀中。
杨继业点将台上忙站住,
喊一声:“狼虎众英雄,
这一回南唐地界造了反,
有本帅带领大兵往南征,
本帅我只管带人马,
还指望众位将军打先锋。”
狼虎将答应:“好好好。”
老令公有一支大令拿在手中,
“头一卯不点那一个,
点一点我儿杨延平。”
叫一声:“乖乖别怠慢,
跟你二弟呀,前边点了三千兵,
三千人马开着道,
你给我逢山开道当先锋。”
弟兄俩答应:“好好好。”
校军场又点三千兵。
老令公二支大令拿在手,
喊一声:“杨延德、杨延辉弟兄两名,
你二人就在后边押粮草,
其余人你跟我保护中军队。”
老令公一声令如山倒,
狼虎将各人都上马能行,
赵太宗闪一闪龙目瞪睛看,
打量着杨家爷们多威风。
老令公这晚下了点将台,
抱拳当胸叫主公,
喊一声:“主公回去吧,
老臣告辞要离东京。”
万岁主一看杨业就要走,
派内侍这晚献上酒三盅,
杨继业一连泼了三杯酒,
也只得敬敬山上众神明。
佘赛花这晚送君往前走,
老令公又把夫人喊一声,
“夫人呐,我的孩子在天牢里,
求夫人常到天牢看儿娇生。”
佘赛花答应就说:“我知道。”
也只得带着八姐九妹转回城,
君臣们这晚回奔八宝殿,
‘咚咚咚咚咕噜咚,’
连珠大炮响六声,
‘咣当咕噜’打六炮,
这一些人马离了京,
人马驮驮往前走,
蓝旗小兵报一声。
这一天正朝前进,蓝旗官:“报,先锋老爷不可前进。”
大郎杨延平挽辔收驹说:“当兵的,报其何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