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022-03-16 18:24:50)
标签:
白真文收集整理百草居士 |
房地产行业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白真文
2022年,房地产正处于大调整、大清算、大分化的深度洗牌。此刻,有人爆雷,有人逃离地产,有人躺平,也有人在积极应对,当然,也有人“逆势进取”。现在的房企困境既不是政府调控过头造成,也不是房产商自作孽造成,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饱和到了自我洗牌和拐点新阶段。不要担心这一次地产暴雷会怎么样,这个痛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到这一步的“必然的拐点”。比如房地产2017年销售面积17亿平米,2021年16.5亿平米,所以17亿平米早在2017年就打住了,后三年基本没有再涨。
(一)、房企会破产吗?债务问题怎么办?
房地产商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大型的房产商,出了问题的房产商自救,自我重组壮士断臂,砍胳膊砍腿,保存最主要的一个肌体,只要不整体上瘫痪。
第二种是:优势的房产商,没出问题的房产商,去收购、兼并、重组出问题的房产商。
第三种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也可以拿出它的资本金,战略性的资金,他可以入股成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到那些优势房产商去收购兼并,他只要一介入,会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信心。
第四种是:地方政府也可以拿出一定的钱把过去10年20年批租给房产商的地,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打个折回购而不是没收,因为这个地事实上已经是债权人的了,你无权去没收它,你应该回购。回购以后这个资金封闭运行,就用来还债,也是一种重组。
第五种是:房产商库存的房屋,政府也可以回购一部分,回购的中低端的成为保障房,中高端的成为人才房。
第六种是:国家会很快出台房产税、遗产税及个人资产公开等政策性利好政策,这些政策出台与落实,会出现大批量的闲置房、空房、多套房、超面积房走向二手房市场,从而会导致批量的二手房廉价或骨折价出售给到接盘侠。
第七种是:结合十四五规划、合村并镇方针,中高层收入群体按照政策部署分别回归农村建房,打造庭院式家庭住所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新趋势与亮点。
第八种是:回乡投资、回乡建设、回乡发展、回乡创业等人才回乡各市、县(区)、镇(乡)都给予特别优厚政策优惠和帮扶,导致大量的青年才俊回乡发展。在房住不炒的新拐点下,在土地买卖税由地方转为国家税务总局收纳的政策下,土地会降价,随之而来的房产行业其实用不着担心,房地产也好、政府的条款方式也好,都会随着地产新形势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二)、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必须稳定!
第一、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占国家总体GDP5%到10%的分量。
第二、中国老百姓的财富65%是房产,也是民生问题。
第三、房地产是半金融企业,里面有大量的按揭贷款,如果崩盘对金融机构也是风险。
第四、房地产行业关联着大量的供应链上的工业企业,带动几十个工业的销售产品、消费品。
第五、政府之所以采取五个限制和阶段跌价措施,就是控制避免大起大落。
第六、房产商一旦它要崩盘,它的债务实际上进入破产重整的保全,它的资产不是房产商的,是债权人的,这个债权人包括银行、非银行或者老百姓集资款的债主、也包括买了按揭贷款的房子的老百姓,他也是个债权人,还有许多施工队的施工欠款。
第七、因为房产总有折旧,如果我们有550亿平方米,55年时间每年折旧2%或者1.5%,每年差不多折旧就是10亿平方米,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状态,这个平衡就形成了一个新常态。
(三)、为什么房地产行业到40年后的今天暴雷
第一、我们要搞清楚改革开放来,中国房地产为何能40年“轰轰烈烈”地发展?这取决于1980年前后中国房地产城市化需求的极度饥渴。整体讲,八十年代中国城市化改革,制度化的松动和市场需求极度的饥渴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房地产爆炸性的发展。
第二、1980年中国1.8亿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是多少?5平方米。三口之家就15平方米,又吃又住又睡又是厕所间。2020年是50平米。5平方米和现在人均50平方米对比,就能看到那个时候住房需求极度的饥饿状态。
第三、1980年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释放了城市化的机制。其中一个是可以落户的制度;一个是可以离土离乡的制度;一个是土地承包释放农村劳动力的制度;一个是城市有了土地批租有了房产商。老百姓有了自己拥有产权的家庭居住的房子,之后按揭贷款也出来了。
第四、政府成立了像上海浦东这样的投融资平台,接着国家又开设开发区,每个开发区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都是城市化运动的推动力。
第五、从建房面积上来看:1990年,中国1年造的房产面积是1000万平米,2017年,中国房产商建的房子是17亿平方米,2021年,中国房产商新建房的总量16.5亿左右,所以大体上2017年17亿就打住了,后面三年没有再涨。
(四)、当下房地产行业的几大拐点
第一、总人口减少:中国人口不会再继续上演过去“5亿变14亿”急速上升了,14亿人是人口的顶点了,随着年龄老龄化总人口在减少。
第二、中国的人口城市化已经到了65%,因为现在的65%实际上是把农村里面的青年人、中年人给抽出来了,小孩和老头老太太都留在农村。
第三、中国的老龄化在加深,去年已经到21%,预计2035年会到30%以上,老龄人越多,需要房子越少,反而死亡率在增加,会退出很多房子来。
第四、到去年为止,中国房产商手中造好的一年以上没卖掉的房子有6亿平方米,我们一年房地产建设量也就17亿平方米,这就是一个较大的库存。中国老百姓买下来的房子,用来投资,没有住也没有出租的有25%。在房价上升期,就算我有两套房子闲置我也不怕。房产商房没卖掉会觉得没卖掉反而划算。但是房价如果不涨了,这个库存都是积压,会造成新房需求大幅萎缩。
第五、整个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000年后达到了50平方米,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均50就是天花板(这个数据非常重要,说明了什么请细品“城市人均、2000年后、发达国家50平方米/人”)该数据未包含在建、代建、违建、超建、抢建和城中村农村建房面积。第六、年度房地产建设量,2000年是1亿平方米,2010年10亿,到了2016、2017年17亿, 20年翻了17番,17亿什么概念?中国造了全世界的一半!那是因为过去30年有这个需求,扩张到了人均50平,你想想看房子给谁来住,泡沫化需求可想而知。
第六
第七、危旧房改造和旧城改造,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也差不多了,没有这个需求了;
第八、城市的学校、医院建设也到头了。
第九、中国的房地产商负债率都到90%的顶点了,很多房开商都碰到了三条红线,总而言之不管是举债,还是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旧城改造,还是老龄化指标,当下这些数据都表明新阶段新常态要出现了。现在房地产出现了困境,有人把它归结为是地方政府和国家的政策过头了,太集中了,太厉害了,把它给打压了,这是不合理的。整个环境已经到了这一步,你还像当年饥渴状态时期那样去激进,那不变成神经病了吗?现在的困境既不是政府调控过头造成的困难,也不是房产商自作孽造成的,因为房产商2005年、2010年,也都是高举债、高周转、炒地皮的行为方式。为什么当时不破产、这会儿房产龙头企业集中破产呢?原因就是这种方式在扩张的时候是可以循环的,但现在继续按这个逻辑来你就转不动了。
(五)、今后房地产行业在新常态怎么调整
第一、全世界的房产商,负债率没有超过50%的,中国到了80%、90%,这是过去地价、房价、市场需求量猛涨16倍导致的。一旦需求没有了,他们就会进入到一个新常态,负债率从90%下降到80%、70%、50%甚至40%。第二、高价买地、大楼盘造房这种状态会收敛,会根据市场实际需求进行结构性开发。第三、房产商发了疯一样的跨界,又搞商业、又搞工业、还搞制造业,觉得房产商赚了钱以后就可以随意跨界到处搞的就停了,他们就不再胡闹了。术业有专攻,这个方面会收敛。第四、中国房产公司独立法人的有9万个,整个美国的房产公司不超过500个,我们的开发商比全世界加起来还多。以后中国房产商有1万个不得了,所以今后十几年,房产商法人会不断注销,有的是倒闭,有的是自己转行、关闭等等。第五、房产商卖房不会是以前那种造100万卖100万的大周转,以后可能变成了造50万,其中25万是商品房卖掉,25万是商业性的租赁房,变成商住、长租公寓销售。
这五大变化会是今后房地产常态的经营状态!中国房地产发展到这一步“必然的拐点”。拐点过后是良性循环的开始,这个开始不仅仅是靠政府约束,而是以环境土壤为导向的。
百草居士2022年1月1日收集整体
本文部分数据来自网络,如有差异敬请告知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