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对钱币文化发展的历史意义

标签:
娱乐收藏古钱币 |
http://t1.qpic.cn/mblogpic/827503e6a34e3e703ff4/120
汉初,借口秦半两钱重,不便使用,让地方和民间自由铸造一种轻小的类似榆荚的小钱,一般重3铢,仅及法定秦半两钱制的1/4,因此又叫。榆荚半两”。于是物价飞涨,米石万钱,马匹百金。后又改行八铢、四铢、三铢等等,直到元狩五年(前118年)铸五铢钱,轻重适中,使用方便。元鼎四年(前113年)又完全禁止郡国铸钱,废除以前各种钱币。从此,西汉王朝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
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通行最久、轻重大小都比较适中的钱币。它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起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止,700多年间成为我国的主要钱币,五铢钱制度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元狩五铢钱的诞生,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改革,它对中国钱币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一,它为中国古代钱币开创了新的钱币体制和新的阶段,对于从西汉到清末2000多年形成的中国钱币具有深远的影响。元狩五铢钱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确立圆形方孔,有内外郭,并发展成为轻重大小适中的铜质钱币。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到唐武德四年,通行739年,形成了中国钱币史上一个五铢钱体制时期。
其二,五铢钱属于“铢两货币”类型,以重量为钱名,它的标准重量为4克,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
其三,肯定了封建王朝的集中铸币权。只有在统一国家的条件下,才能实行集中统一铸造货币;自由铸造则很不利于国家统一和币值稳定。在此后两千年封建统治中,铸币权就构成巩固王室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http://www.qyzxm.com/csslist.php?id=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