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霞山小学六年级《我是小小种植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14-03-11 12:28: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综合实践 |
我种植,我收获
——披霞山小学六年级《我是小小种植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主题背景:
活动目标:
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实践形式:
收集资料和信息,小组合作交流,家长、教师、校外辅导员指导,研究、设计合理农作物种植项目。
活动时间: 3月至6月
1、活动准备阶段:第一周、第二周。
2、活动实施阶段:第三周至第十六周。
3、活动评价、总结阶段:第十七、第十八周。
活动准备:
1.讲解展示植物种植知识的的PPT课件。
2.农作物的种子、秧苗、肥料。
3.种植的工具:铁锹、稿子、锄头、水壶、水桶等
4.笔记本和相机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小组主题
通过上网查询,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调查,确定主题,自主选择伙伴,结成小组。具体做法是:20个同学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自觉地分成4大组,各小组经研究确立活动主题:
小组内部推选组长、组员进行合理分工。
第三阶段:实施活动
1、向网络、书本寻求种植知识
2.对土地进行测量与规划。与此同时,各小组想办法收集植物的种子和秧苗,以及在种植过程中必需的一些工具等。(可以求助家长和校领导帮助提供资金)
3.开垦耕地,分小组播种,(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注意别在田地里恣意乱踩)写好观察日记,各小组记录农作物生长变化和自己的感想。安排“值班表”,观察种子发芽,记录农作物生长情况,小组之间定期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遭遇干旱和湿涝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气候和环境的原因,导致病虫害的问题非常严重)
4.请农业技术人员现场作指导,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学生亲自实践,继续做好观察记录。
5、整理资料,准备成果展示。
1.学校举办成果交流展示会。将活动中收集到的各类资料汇编,如调查表、观察日记、活动照片、活动体会心得、关于粮食的谚语歇后语。粮食节的习俗等。
2.各校根据小组推荐、民主投票表决评选出“种植小能手”两名和“最佳田地”一块。
3.师生把活动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全面的交流与总结。
第五阶段:总结评价
【拓展延伸:1.研究各种作物的科属分类及根茎叶种子等各部分的利用价值。2.进一步研究探索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增产增收,营养价值与医用价值。】
活动预设:
1、学生对刨坑、撒种、施肥的技术掌握不好。邀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门卫大爷指导耕种。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学生对劳动(浇水、除草等)的艰辛心理准备不足,可能产生畏难情绪。让学生明白“一粒米千滴汗 粒粒粮食汗珠换” 的道理, 加深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终极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等级:
附评价表:
班级
|
评价内容 |
自 |
小组评 |
师评 |
家长评 |
学习态度 |
1、是否认真参加活动 |
|
|
|
|
2、是否能仔细观察思考问题 |
|
|
|
|
|
3、在研究活动中是否能积极动手动脑 |
|
|
|
|
|
4、是否认真查相关资料 |
|
|
|
|
|
5、在活动中是否按时完成了任务 |
|
|
|
|
|
6、在研究活动中是否想办法克服困难 |
|
|
|
|
|
合作意识 |
1、在活动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
|
|
|
|
2、在研究活动中是否主动帮助别人 |
|
|
|
|
|
3、在研究活动中是否主动寻求帮助 |
|
|
|
|
|
4、是否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建议、批评 |
|
|
|
|
|
5、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吗 |
|
|
|
|
|
6、是否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研究成果 |
|
|
|
|
|
探究实践能力 |
1、在研究过程中是否能独立发现了问题 |
|
|
|
|
2、这些问题是否解决 |
|
|
|
|
|
3、是否作了观察记录和完整的资料 |
|
|
|
|
|
5、成果交流,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
|
|
|
|
|
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