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料开水票与铁皮网眼壶

(2022-07-08 14:50:07)
标签:

杂谈

历史

分类: 西口物语
                             塑料开水票与铁皮网眼壶
玉县政府开水票宽3厘米长5.6厘米材质塑料80年代

     塑料开水票与铁皮网眼壶

近日我翻看《孙犁文集》时,偶然发现一张右玉县政府的开水票,看它的存放位置,显然早先我是错用了它,拿它当书签了。另外,我见到它,它将我一下拉拽到上世纪80年代,勾起我对当年县委开水房的回忆以及本人每天早起排队打水的情景。

1984年我到县委组织部上班,那时,县委、县政府各机关都还住在平房,组织部、纪检委两家住在广播局之后,同住一个院,各占其半。可当时社会上的人们,根本不知道组纪两家还有个院,只知道县大礼堂对个儿有两个大院,东面的叫县委大院,西面的叫政府大院。其实,县委和政府同住在一个圐圙里,全县党政主要机关单位基本都框在其中。

那时,县委、县政府共同设置了一套后勤服务机构,具体有总务室、机关食堂、小车队、锅炉房等,隶属县委办公室管理,具体负责人为时任县委办副主任左权利同志。我前天打电话给左主任,就有关情况向他进行了了解。他说,当时县委、政府两个大院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在总务开支的总共约有300多人,在机关食堂就餐者最多时近百人。

位于总务室斜对面有一茶炉房,使用的锅炉是本县机械厂加工的,容量不足半吨,它质量一般,没人家正经锅炉厂的产品好使唤。烧锅炉也没个专职人员,开始由食堂炊事员谷生金、张文、沈觅生三人轮流着烧,后来沈师傅也走了,剩两名大师傅又做饭又烧茶炉,遇时根本忙不过来。

为何供应那么多人喝开水,不去买一个稍大一些的锅炉,雇一个专职烧茶炉的人呢?左主任说,没有别的因为,只因为我们当时没钱,到外面买锅炉肯定比机械厂加工贵的多,锅炉做大了,烧不起左云炭,余外雇人没预算,1984年全县总共财政收入不足三百万,一年拨给总务的钱除了人头工资外,其它办公经费简直少的可怜,那也是我们首脑机关,其它单位一分不拨。

由于,我是组织部的新人,因此,也是茶炉房打水的常客。每天早起一上班,各机关打水的人特别多,人们都自觉地在茶炉房门前排起长队,排在前面的打到开花儿滚水是没问题的,排在后面的就没什么保证了,因为锅炉小,炊事员随时都会往里面添冷水的,不然,害怕锅炉烧干发生危险。一些有耐心的同志遇到锅炉里加了冷水,他们是会等待的,凡正误上这工了。有些性急的年轻人则不然,管它三七二十一就把水打了,他们还能找出充足的理由,说什么喝二阴水面嫰。

一度时期,不光两个机关大院的同志们打开水,还有临街的理发铺、烟酒摊摊的买卖人、四周临近的居民家属等也去锅炉房打水,这些人认为,反正县委的开水房姓公,不打白不打。且他们打水提的都不是小温壶,

而提溜的均是大茶壶,他们提回去的水不仅做饭够用,就连孩子女人洗脸也都是用的热水,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后来,我听说一次县委召开什么大会,早上开水被外面的人打的差不多没了,县委公务员竟然没有及时打到开水,大会开始了,服务员们没办法给台上的县太爷们倒开水,县委办针对这一现象,立即通知总务室给浙江苍县拍电报,要他们给印一部分水票,以后开水要实行票证供应,以限制外面的人进县委大院打水。

我记得,组织部的水票是我到总务室,从会计李绍先那里领的,好像是按每个科室每日一张水票,年长了我也记不太准确。至从实行了凭票打水,也就有效地控制了外来人员打水。由于,收水票是一麻烦事情,县委办也没另外寻人,仍由炊事员代收,两个大师傅又要做饭,又要烧茶炉,还要皆收水票,即使他们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了来。所以,没实行几天,也就很快流产了。之后,总务室贴出像布告一样大小的安民告示,上面写到:凡外面人到县委茶楼房打水,一经发现除罚款外,还要到县广播电台曝光。后来,人们觉得为此区区小事,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也没多大意思,再后也就没人再去戳白皮了。 

塑料开水票与铁皮网眼壶

铁皮网眼暖壶  80年代

说完水票,再说一下水壶,开始我打水的时候,看到各单位打水用的暖壶并不完全一样,像四大班子的公务员提着都是铁壳暖壶,上头还有精美的图案,暖壶在木塞之外还有一个能拧在壶体上的螺口盖子,这个盖子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而大多数单位用的不是竹壳子暖壶,便是带网眼的铁皮暖壶。竹壳的不耐磕碰,带图案的铁壳壶价格昂贵,而带网眼的铁皮壶既耐磕撞,价格也不是很贵,因此,后来机关人们打水用这种壶的居多。

我办理了退休手续后,原在人大库房堆放着许多剪纸装裱材料,我搬家腾库房时,竟发现了一只网眼的铁皮暖壶趟在墙角,它使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29年前当干事提水用的那种壶吗?我对它既熟悉,又有情愫,我想临到最后,再占公家一点便宜吧,于是,我提溜了它。

曾经的塑料开水票没用几天就废弃了,铁皮网眼壶也早已被人们扔的无影无踪,当年的县委茶炉房也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它们退出历史舞台,但绝不意味现在的机关工作人员抛弃了喝开水的习惯。

去年冬天,我去县档案馆查找常门铺水库的资料时,我看到过去人们普遍认为 豆腐机关的档案局,如今,办公室同样放得是纯净水,用得是饮水机。我退休后,虽不喜欢去如何单位办公室闲转,但我窥一斑而知全豹,我想全县所有的机关事业单位饮水状况也一定如此。

短暂的38年,右玉县财政总收入由1984年不足300万,2021年上升到15亿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右玉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升,国家机关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别的暂且不论,仅开水一小事,足可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的大进步。

我收藏的一张水票,一把暖壶,它们足可见证一个县级机关一段时期的办工条件,也可借此抚今思昔,因而我们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应倍加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