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掏粪之器——茅勺

(2020-09-05 21:30:49)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西口物语
掏粪之器——茅勺

                                                   民国茅勺

         掏粪之器——茅勺

828日我到大同镶牙,顺便逛了一趟魏都古玩城,在一家店里竟意外发现一只民国茅勺,这种东西我曾跑了四五百个村庄都没问细着,那天妙妙儿(恰好)就碰上了,老板要价260元,后200元买下。

当天晚上我将茅勺发在朋友圈,许多网友大概觉的这玩艺稀奇,浏览后给我点赞又留言,有个战友评论说:老右玉,你可失笑酷(读如枯)了,笑的我肛门也歪啦

我发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猎奇,更不是为了逗笑。而是它触发了我记忆的闸门,我想借此把有关它的故事叨(读如倒)拉给大家。

茅勺是用来掏茅缸内屎尿的大勺子,生铁铸造,口径约七寸,装有长木把儿。

右玉庄户人,每家每户都在自家院落的西南角上,或墙内或墙外建一个厕所,当地人俗称茅茨。农家的茅茨很简陋,用碎石或网剂(土坯)先垒个圐圙,中间挖个坑,坑里埋只大瓷缸,缸上凳两块茅板石供人脚踩,中间插一个搅屎棍防溅,上世纪70年代前,傍边还要揎个小窑窑,以备放擦屁股的土坷垃。

庄户人接屙接尿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上别人家的茅茨,那叫肥水不外流。农民把人的排泄物列在肥料中的首位,称之为大粪,把它当成肥料之王和庄稼最好的养料。因此,他们格外注重对大粪的收集储藏与合理使用。

大多数庄户人家是这样积攒大粪的,男人们看到自家茅缸已盛半缸屎尿的时候,打早(早晨)搭黑将(傍晚)叼空儿担一二担黄土,倒入缸中与屎尿搅拌起,然后用铁锹挖出堆成粪锥,外表洒水再用铁锹将其抹光进行沤制,如此这般,循环多次,大粪积少成多,来年春天滤过,用作抓莜面粪。莜麦是右玉庄稼的大作,大粪配大作,正如俗话所说: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农民除了使用沤制的大粪外,也有直接使用粪糊糊的,他们一般是城郊的菜农和务弄菜蔬的人。使用它要有固定的程序以及舀它用的专门作杖——茅勺。其方法有三;一种是用锄事先在禾苗旁挖开小壕,用茅溜子把稀粪直接溜入壕内,这叫溜粪;茅溜子是茅勺的孪生兄弟,早先为沙制品,后为铸铁造,再后为硬塑料产品,它体型像瓢状,沿口部有三个孔,上面用豆铁丝或柳条做系子,舀粪后边走边倒,溜入预先开好的粪沟内。另一种是用锹在浇菜的畦口剜个圪钵,用茅勺将粪舀入其内,使粪随水灌入菜地,这叫灌粪;还有一种是用茅桶担上绿溢溢的粪糊糊到地里,用挑菜铲铲围绕秧苗剜个小圆圈,用替下的旧饭勺或旧水瓢舀粪糊倒入圈内,再用铲铲一窝一窝地埋好,这叫奶粪。这种方法最耗时费功,可效果也最好。

掏粪之器——茅勺                                                  茅勺直径21厘米高10厘米
掏粪之器——茅勺                                                                塑料茅溜子

过去,下过大雨,二日天一放晴,男女老少有挑茅粪的;有拿耙子的;有扛茅勺的;有提溜挂勺的,大家一齐出动去奶粪,人们街上碰面互打招呼 奶山药圪呀奶蔓菁圪呀奶大豆圪呀奶倭瓜圪呀!只这一个字,足见庄户人对青苗的爱意有多深,对土地的感情有多厚。那时的农民只晓耕耘心无旁骛,的的确确呵护幼苗像呵护自己的幼儿一样。

右玉南山缺水,种菜货的人家相对较少,在北守不缺水,好赖人家院里都有个菜园子。上世纪90年代我在李达窑乡工作,无事肯去村里圪转。

 春天,下了湾底,村干部为你到园子里割一把嫩淋淋的的头茬韭菜,与黄崭崭现下家鸡蛋一块儿炒,再蒸一笼筋拽拽(柔韧性强)的素糕,连我这个纯山汉吃起来都没个饱。

夏天,我上北岭梁,庄户人去自家菜园子拔几根水萝卜,摘几条嫩菜瓜,将它们擦成细丝,用勺头收个油花儿,炝一撮儿现采摘栽茉花儿,如此食材做成的腌水,蘸上北岭梁的莜面,撑不坏你的肚皮那才怪呢!

近两三年冬季,我每年去北京小住一月,给孙子做饭,有时少不了光顾沃尔玛超市买菜,偶尔也花大价钱买一些有机蔬菜,烧出菜后,吃起来感觉与普通菜也没啥两样。

甭听它有机蔬菜标榜有多好,价格有多贵,它绝对顶不住农民用茅勺舀上现大粪糊糊浇灌出来的菜好吃。

茅勺除了用于掏粪、溜粪、灌粪、奶粪外,我还漏掉一个滚粪。所谓滚粪。即用茅烧舀现大粪糊糊直接倒入籽种里搅拌均匀,尔后下种到田。

此方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农村集体化时,农业生产队常用。用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进一歩扩大肥效,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主要是防止社员偷吃籽种。那年代,口粮每个人够不够二百六,人们普遍吃不饱,盗窃粮食的现象屡有发生,甚至还有偷籽种的盗贼,生产队常因籽种被偷光而无法耕种。

耕地抓粪的人们也是种啥偷吃啥,下种不够,青苗不足,打不下粮食,形成恶性循环。后来发现这一问题,多数生产队买了茅勺,开始对籽种进行滚粪

但饿急了的人们,滚粪后照吃不误。我大爹是个犁地匠。有一次,他领出黑豆籽种滚粪后到南坪种植,正好我也在那里拔猪草,半前晌我见地头冒烟,跑过去一看,他和抓粪的新为收收(叔叔)正在烧干牛粪,当牛粪放了大烟,化成火面时,大爹端着木粪笸箩,收收(叔叔)将火灰铲入笸箩,一边摇笸箩,一边将豆子倒入其中,刹时,笸箩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一会儿大爹找了一块干净地方,他站在上风头缓缓地将豆子抖在地上,灰被风刮到远远的地方。豆子炒好后,大爹先给我搓了两把,吃到嘴里我觉得非常甜。后来我听大爹讲,滚了大粪的山药照样烧着吃,但我只享受过一次炒豆子。

如今,村里60岁以下的人已很少,剩下的全是60开外的老弱病残,65岁以上的老者,国家给岁数钱,病残的享受低保,他们住在村里虽显孤独,但也衣食无忧。他们吃喝虽单调,但庄户人好满足,有莜面山药蛋就足够。多数老年人不怎喜欢吃菜,,个别老人即使好吃没牙也咬不动。因此,他们也用不着种菜,把种菜的作杖(工具)也零扯没了,浇菜的茅勺也冒(扔)的无影无踪了。我老汉也是下了架的干部,如同掉了把的茅勺,没事儿写些无用的故事,自得其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秋印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