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灿烂于阴阳两界的民间艺术

(2015-06-27 16:44:26)
标签:

文化

娱乐

分类: 丧俗、祭祀剪纸

http://s6/mw690/003vB3shzy6TouuuYChe5&690        

          《灿烂于阴阳两界的民间艺术》

               ----从民间艺人魏兴孝的彩绘棺材

                         和纸活谈靖远丧葬艺术

                                   刘喜鹏

                               

      前几天,因受朋友邀请为其母丧葬追悼仪式 拍摄DV录像的机会,际遇了靖远县大芦乡庄口村黑城社三代祖传的民间艺人魏兴孝先生,由于我本人在上班之前的岁月里也曾从事过类似民间艺术的缘故,我当然就自然而然的关注他,关注了我久违20多年的民间彩绘和纸活,现在就请你随我的镜头和文字走近魏兴孝,走近民间,走近这灿烂于阴阳两界的民间艺术,领略其神韵吧......

      任何一个民族从它的滋生到延续发展,都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而贯穿始终,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地域宗教文化,以其深厚的根基和独特的风格,历朝历代、年复一年的延传下来,并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靖远地处黄河中上游的河道地带,系古丝绸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它不仅有便利的水利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而且以盛产大米、蔬菜、黑瓜籽、土豆而名冠陇上,并享誉全国;美其名曰“陇上鱼米之乡”,“全国蔬菜之乡”。除此而外,它还有厚重的黄河文化浸透其中,从吴家川岩画的图腾,到法泉寺、寺儿湾石窟的北魏壁画,无不反映出靖远先民的聪明智慧和审美情趣。著名的靖远古庙宇彩画、泥塑、水陆画、靖远纸活【民间叫纸扎】、靖远大花柜和靖远的大红棺材等。

http://s10/mw690/003vB3shzy6TouIQyh389&690

        魏兴孝,今年65岁系靖远黑城“老画匠”魏发祥先生的嫡孙,其祖父魏发祥【卒于1948年】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享誉靖远一代的著名民间艺人,他的“靖远大红棺材”彩绘艺术和“丧葬纸活艺术”不仅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蕴含着浓厚的的民间文化和神秘的宗教色彩,他生前不仅着力研究这些流传于黄河流域的民俗文化,并将它传承给儿子魏正明,其子魏正明又延传给儿子魏兴孝;直至今天,魏兴孝依旧传承着祖先的这门手艺,不仅以其缭补日子,也延续了这个即将失传的民间艺术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为民间丧葬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http://s14/mw690/003vB3shzy6TouObhdX2d&690

      说起“棺材”人们也许会谈之色变,这也许是人们畏惧死亡,忌讳此物的缘故吧!但是,我们无须畏惧和忌讳它,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归宿不可或缺的“嫁妆。  而且它是人们由人间去向阴间的随身奢饰品,也是一件介于阴阳两界的艺术品。全国的绝大部分地方一般都是黑色棺材,而唯独靖远人逝后就享用的是大红棺材,而且上面可以画上龙凤麒麟等图腾。关于靖远大红棺材的来历还得从清朝康熙年间说起:那时,在靖远县城东南的屈吴山下的马饮水出了一位名将叫王进宝,恰逢吴三桂据云南叛清,王辅臣在兰州投吴,黄河南悉为吴所据。王进宝时为西宁总兵,奉旨率兵进剿,星夜由西宁经河西向兰州进军,到了河口,王辅臣已将兰州浮桥拆除,大军无法渡河。进宝自幼生长在黄河之滨,素熟水性,便连夜搜集朱家咀一逞老百姓家中的牛羊皮胎和木料连成皮筏,乘王辅臣不防,从金城关以上夜渡黄河,占据了华林山,一鼓作气攻下了临洮,收复了安定(今定西)、金县(今榆中),而后攻克了孤悬的兰州,基本收复了甘肃。此时吴三桂暗中派人向王进宝送来了密书和金印,劝他叛清,事成之后,允封王位。进宝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派人连夜将密书金印送呈康熙皇帝,继续率军向川、贵、滇挺进,屡立战功,平息了吴三桂的叛乱,给清朝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由于他功劳特重,康熙皇帝亲赐他彤功、骏马,成了有清一代汉族中举足轻重的名将。

王进宝平叛之后,康熙皇帝密旨召他进京觐见。王到北京,康熙命诸皇子亲出郊迎,并多日设御宴招待。进宝乘着五花骏马与诸皇子并缰同游皇宫,王进宝看见皇宫中的五风楼修得十分壮观华丽,连声赞扬。皇子转呈康熙,下了一道圣旨,命工部在靖远城中的王进宝府第内,也修了同皇宫一模一样的五风楼,这在全国是少见的。王进宝的夫人还被帝后留宿内宫,赐赏了不少金银珠宝。王进宝离开北京时,康熙命全朝文武官员祖饯送行,康熙给他赏了黄马褂,亲送到午朝门外,进宝流泪跪别说:“今日一别天颜,不知何时再见!……”康熙扶起再三勉慰说:“朕赐你特旨一道,今后若想念朕时,可驰驿进京,无需事先奏报。”又赐旨道:“靖远是汝养育之乡,尔功高国家,今后凡尔乡人殡葬,准悉用大红棺木,修房可用顺椽兽脊,三餐可施红著,共沾尔荣。【据靖远县志】靖远大红棺材的来历也由此来源......http://s5/mw690/003vB3shzy6TouWiVWAe4&690 

       靖远大红棺材的彩绘分“平画”和“沥粉”两种方法。平画就是用腻子绘平打磨光之后,刷上大红油漆,等干燥后再用冰糖膏或清漆调和“金粉”画上所需的图案花纹【图腾】。“沥粉”则是在上好红漆的基础上再用胶水调和石膏粉成糊状,然后装进塑料袋【以前人用皮囊】,在扎口处穿上一根细管,然后由画匠双手捏着依着提前画好的草图线条挤出立体的石膏粉线子,等干燥后再涂染上金粉和相应的颜色。这样彩绘出来的棺材,既富丽堂皇,熠熠生辉,又立体感强,甚为好看! 

http://s11/mw690/003vB3shzy6Tov9q7Y60a&690
    靖远大红棺材的图案题材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是有男龙女凤的区别。其名堂有:【主图案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望月,回头望子,麒麟送子等等,这些主图案既代表着亡人生前的功名、功德、身份 ,又寄托了后代对已故前辈的尊崇和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亡人的祈祷和祝福!副图案有:二十四孝人物故事,二十四孝人物代表后人对亡人的孝心;八仙所用的宝物,这些图案据说是辟邪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牡丹石榴,莲花松柏,代表亡人生前的品格;仙鹤象征着亡人驾鹤西游。另外附带一些“富贵不断头”“四倒拐”花纹。前面有“二龙抱牌”【神牌】,后面有莲花、松柏或仙鹤等图案。棺材盖为天蓝色底子,上面画有“七星闹月”“海水朝阳”等图案。

http://s13/mw690/003vB3shzy6Tovg53K4ac&690

     一副棺材不仅是逝者的随葬品,更是一件灿烂于阴阳两界的精美艺术品,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已故前辈的尊崇和孝敬,也是他们对亡人去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祈愿和真诚祝福。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地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崇尚。更体现了中国民间民俗文化的深远和浑厚,它是炎黄子孙智慧和审美的象征!!!

http://s3/mw690/003vB3shzy6TovlvDqif2&690

       靖远丧葬纸活也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民间艺术,它是由一张张色彩不同的纸张和细竹竿,经过艺人巧妙的构思、剪、凿、折叠、粘合等工艺最后组合而成的艺术品;它深刻体现了勤劳睿智的靖远人民尚美、尚意、尚善的思想情操。魏兴孝不仅是彩绘的高手,而且是“靖远纸扎”【纸活】制作的佼佼者,他的纸扎作品有:出纸楼、铭旌楼、葫芦纸、绣球纸、钱桶纸、幡纸、霞帔纸、金银斗;还有童男童女、纸马、纸鹿、纸鹤、纸毛驴等等。最为讲究的要属给亡人建造的“灵堂”,这个艺术品一般的地方是没有的。魏兴孝是靖远“魏氏”纸扎的第三代传人,如今,他的儿子魏玉春已经子承父业,肩负起靖远“魏氏”纸扎的研究和传承工作......

http://s11/mw690/003vB3shzy6TovqSQXMda&690       这是“灵堂”,是我们靖远特有的一种纸扎活儿,它是艺人用竹竿扎成楼阁的样子,然后再用各色纸剪、凿、画、粘糊而成的供停放亡人遗体一个临时灵堂。里面的婷婷墙壁上贴着二十四孝书签,桌面上有亡人的遗像和神牌及各种祭祀贡品。左右的砖墙是画有伺候的童男童女。

http://s7/mw690/003vB3shzy6TovvAuxw06&690

 

       彩门是设置于当事人家门口或巷口的临时门牌,既彰显逝者家族声势浩大的祭祀阵容,也同时以一个硕大的“典”字花圈向左邻右舍的乡亲和亲朋好友们告示,告知大家,追悼仪式在这里举行!!!

http://s9/mw690/003vB3shzy6TovApgXCc8&690

      这是“出纸楼”,是亡人家族人丁兴旺的昭示和象征,他家有几代人就要做几层楼,一般都比实际情况多做一层,这也是人们追求人丁兴旺、四世同堂、儿孙满堂的祈愿和向往。“出纸楼”是整个纸扎里的重中之重,亦如国旗,当亡人的娘家人到来时,就必须降半旗以示致哀。

http://s1/mw690/003vB3shzy6TovFIptm50&690

      右边上面是“铭旌楼”,下面是“霞帔”。“铭旌楼”是亡人身份和功名的象征,也是亡人仙逝之后在另一个世界里的住所。“霞帔”相当于古代皇宫里皇后、公主们的凤冠霞帔,也是已故女性亡人华贵身份的象征。

http://s7/mw690/003vB3shzy6TovMVbZIf6&690        这是绣球纸,也是亡人及家族光阴富有、充裕丰盈的一种象征,也是后辈对已故前辈的良好祝愿。http://s2/mw690/003vB3shzy6TovRGOqdc1&690 

     “葫芦纸”既是“福禄”二字的谐音,又是亡人有儿有女有子有孙、人丁兴旺的象征。我们靖远民间有“儿子、孙子、重孙、葫芦儿、吊打儿”的叫法,也来源于此吧。

http://s13/mw690/003vB3shzy6TovWx56ccc&690

 

     这是纸黑驴儿和马童,是专供亡人在哪一个世界里的坐骑,我们这里民间的讲究是男人骑马,女人骑驴。马童常常起名为“听话儿”、“孝顺儿”、“应手儿”等等,这些名字是后人希望马童在那一世规规矩矩、孝孝顺顺的伺候亡人!!!

http://s1/mw690/003vB3shzy6Tow2ZAmQd0&690
      靖远纸扎还有“鹿鹤碑”“金银斗”组合,鹿代表长寿,鹤系仙鹤,是亡灵驾鹤西游的坐骑。碑是后辈对逝者生平的总结和评价,上写有墓志铭。“金银斗”是亡人在另一个世界荣华富贵生活的象征,即"斗金斗银“之说。也是后辈对已故者的祈愿。

        总之,靖远纸扎【纸活】是历代靖远人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和聪明智慧的象征,也是甘肃及中国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丧葬文化及地域文化另一种体现,更是靖远这片沃土上生长的一朵远古而不败的奇葩!愿这朵灿烂于阴阳两界的民间艺术奇葩永远绽放在靖远人民的视野里......

                           

                              2013.4.9.刘喜鹏草于观云斋



http://s8/mw690/003vB3shzy6Tow9wFBdb7&690

http://s8/mw690/003vB3shzy6Tow9ytvN27&690

http://s1/mw690/003vB3shzy6Tow9zs2I10&690

http://s6/mw690/003vB3shzy6Tow9Cs0555&690

http://s2/mw690/003vB3shzy6Tow9COK5d1&690

http://s4/mw690/003vB3shzy6Tow9r9Pdc3&690

http://s16/mw690/003vB3shzy6Tow9JaSH0f&690

http://s12/mw690/003vB3shzy6Tow9KGGn8b&690

http://s10/mw690/003vB3shzy6Tow9ygvTf9&690

http://s6/mw690/003vB3shzy6Tow9Ad25a5&690

http://s10/mw690/003vB3shzy6Tow9Si4Vd9&690

http://s1/mw690/003vB3shzy6Tow9TPkQ30&690

http://s10/mw690/003vB3shzy6Tow9VtUd5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