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三十八章 》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

(2016-09-28 20:59:30)
标签:

杂谈

》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 />

《道德经:三十八章 》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在这章所阐述什么?意思说:具备有上德之人,也就是那些德行层次比较高的人,从不在外在上表现出德行高尚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有德。而那些德行层次比较低的人,时时表现出不失德的样子,甚至处处去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人,这恰恰是无德的表现。  高层次的德行,绝不将个人主观意愿强加于人或事,甚至恣意妄为,而是认真了解、遵循客观规律,效法自然的法则,顺其自然。并且上德之人这种不主观随意妄为的做法是没有目的、没有企图、无心无意、自然而然的,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才去这样做的。高层次的仁,就有主观的成分了,但这种主观成分也是从仁善出发的,是发自内心的给世间施大爱、送温暖,这种爱心也是没有目的、没有企图、不求回报的。
高层次的义,也是发自内心的去维护公道正义,但这种维护就有目标、有所希望或者说在心里对别人有要求了。
高层次的礼,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政治秩序而去制定推行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一旦得不到响应,或者说一旦出现人们不遵守制度规范的现象,推行礼的人就很容易撸胳膊,挽袖子,生气,不满意,甚至于强人所难,以各种方式要求人们去守礼。这是失去了道的意义。根据上面所说的高层次的德、仁、义、礼的表现,所以说失去了道然后才是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是仁,失去了仁然后才是义,失去了义然后才是礼。礼是到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用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和约束人们,这是社会忠诚缺失、信用缺失的象征,也是导致秩序混乱、社会动乱、天下大乱的首要因素。前面的这些认知,也就是德、仁、义、礼,这些都是道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们在认识和了解道的过程中容易被蒙蔽而看不清真相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人们为什么会迷失于道、看不清道的真相呢?是因为我们常常被一些道的外在表象所迷惑。所以,大丈夫看重并持守的是事物客观规律的内在而不是外在,是其本质而不是表象,大丈夫追求的是内在的谦和、充实和敦厚,而不是一些金玉其外、华而不实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应该辨别和选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