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上海前往蘇州,未及半小時即達。轉搭公車,寒山寺北站下,拖著行李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走,真擔心行李箱的輪軸折損。短短的路徑,堪比上海至蘇州的時間!
旅店安頓立即前往寒山寺,只見各個旅遊團領隊小旗飄飄,排著等待
進入。忽見剪票員對我招手,查看證件,免費進場,真棒!
心裡一個納悶,十四年前曾來訪,怎麼不見入口書寫寒山寺的黃色圍牆、小運河與楓橋?原來我是倒著遊覽!
逐一欣賞要點,時而聽到鐘聲,定睛看,有為數不多的人排隊等著敲鐘,五元,敲三下,會心一笑。
到了底才知是正門入口,待入園的遊客已形成長龍,折返再慢慢回神,唯恐有遺漏之處。
走出寒山寺,繞到另一側,有大門牌坊矗立,是遊客正規入寒山寺的路徑。道路寬敞,商店林立。轉個彎,終於看到黃牆與寒山寺的書體。門前的拱橋不是楓橋,而是江村橋。輕盈的、慢慢的拾階而上,放眼欣賞橋的兩側,就是水鄉古鎮韻味!
過橋右轉有吳門古韻的表演廣場,經過楓江畔的長廊,有個咖啡館,窗口正好對著楓橋與鐵鈴關,品一杯咖啡,安靜的欣賞遊船的漫行與橋上往來的遊客。楓橋端的鐵鈴關,雖嬌小玲瓏,他以鐵肩乘載著遊客的攀爬。
漫步迎旭廊橋,張繼已恭候多時。白牆上傳頌千年的楓橋夜泊,是遊客心中的嚮往。終於輕巧的踏上楓橋,回望張繼,他不動如山的北望,是心繫長安時局?
隔日,訪寒山寺側邊的楓橋勝跡,遊客稀疏,似乎被大家遺忘了!入園後左轉,梵音閣安靜地矗立,巨大的古鐘在大廳等待著有緣人的愛撫!
梵音閣後方,有巨大的石碑,前刻著張繼的楓橋夜泊,後有乾隆皇書寫的佛經,感覺這裡才是楓橋勝跡的核心。
往西小徑,通過廊橋,在這裡運河一分為二,外側仍然是穿梭不停的貨輪,內側應屬商旅的通道。沿著內側通道,經一枝園,而後走回江村橋,似乎還欠缺了什麼?是夜遊,船遊!
在鐵鈴關邊碼頭登船,竊喜,只我一人。遊船開回楓江碼頭,突然一群年輕學子熱鬧上船,他們的導遊還邀請古典裝扮的姑娘古箏傳唱,精彩極了。
船滑動了,穿過楓橋與江村橋,不多時就折返,少了搖櫓船的韻味!
漫步於夜的楓橋小巷、街道,思古之幽情又油然而生!
在這裡運河一分為二,外側貨船忙碌,內側入口工程改造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