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不能戴玉?戴玉的讲究和忌讳你知多少

标签:
和田玉和田玉功效和田玉忌讳不适合戴玉和田玉价格 |
【西玉原创(http://t.cn/RHB8mm7),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信很多喜欢玉石的朋友,都或多或少在网上看过所谓的文化科普文章,教大家戴玉石的讲究和忌讳。
有些文章甚至讲得玄之又玄:体寒的人不能戴玉、年轻人不能戴玉、女人不能戴玉、古玉不能戴……除此以外,还有属相不适合戴玉、没有缘分的玉不能戴、睡觉洗澡不能戴等等。
我只想说,他们戴个玉可真累啊。
以上,我们先要搞清楚,玉是什么?
通俗的说法,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无论是和田玉、蓝田玉、岫岩玉,还是缅甸翡翠玉、南阳独山玉、石英石玉,其实时至今日,我们对它们的研究都已经非常全面。
就以和田玉为例,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5(OH)2(Si4O11)2。
因为玉石的稀缺和珍贵,在古代,玉石最初是被用来作为礼器使用的。而礼器主要用于古代贵族祭祀、宴飨、征伐等活动,甚至被用来陪葬,因此,玉石的政治地位和神秘感都比较强,吃瓜群众将之想象成“巫玉”也在情理之中。
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石已经变成了儒家文化的载体,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对应于玉石,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历史背景的转换及中亚和西亚的文化艺术进入中原地区,玉器逐渐褪去了神秘和神圣的光环,在工艺上日渐精进,成为了宫廷、贵族们喜爱的饰品和工艺品。
崇尚和田玉的风气在清代达到顶峰,尤以乾隆为甚,工艺也是集结了历史之大成。此时的和田玉,早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宝物了。
而到了新中国成立,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和田玉”,终于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和田玉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作为奖牌“金镶玉”的主要材料,正式走向全世界。
这样代表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宝石之一的和田玉,却有的人别有用心,传播迷信观念,搞得年轻人不敢佩戴玉石了,倒是对20世纪才炒作起来的钻石趋之若鹜。这不仅仅是常识的缺乏,更是文化的自卑。
所幸,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和田玉重新受到了大家的重视。2015年,和田玉就曾和主席一起访问英国,而在演艺圈、商业圈,和田玉也越来越受到明星、大佬们的喜爱。
玉石本质上讲就是美丽、稀缺的石头,只有千年文化价值的重量,没有什么巫蛊之说,只要是喜欢的款式,大家都可以放心佩戴。
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希望玉石给每一位爱玉的朋友,真正带去心中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