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1:员工的职业命运曲线 [《员工成长曲线》(张诗信 著)]

标签:
员工管理员工成长曲线职业辅导职业规划财经 |
分类: 《员工成长曲线》 |
我相信你一定观察到了如下的现实:
同是受雇于企业的员工,少数人的职业命运显然比大多数人的职业命运要好,他们不断得到升职、加薪,好的机会总在等着他们,他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总是拥有更大的主动……
而对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他们同样在为企业工作着,有的人同样工作卖力,可是却得不到他们想要的收获,选择工作的主动权通常不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只能靠“被动适应”而获得“生存”……
还有为数不少的“底层”员工,他们勉强地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赚取最低限额的金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升职和加薪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做梦般的不现实。他们中的许多年龄较长者,甚至在担心自己能否找到下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没错,这就是我现在要与你讨论的员工的职业命运问题: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职业命运,但职业命运却又是有规律可循的。
图1-1显示的是员工职业命运发展的一般规律。
http://s9/bmiddle/bf9e14aatd970c56f0cc8&690[《员工成长曲线》(张诗信
图的横轴表示工作时间。我将员工在职场上工作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三个大的阶段:20—35岁、36—45岁和46岁以后。这种划分有其特殊的意义,即一般而言35岁左右和45岁左右是人的职业生涯的两个重要门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35岁之前如果不能获得接近中等层级的地位,他们未来要想获得更高的地位一般是比较困难的,现实中的许多人在35岁左右便没有了职务晋升的机会,甚至保住已经有的地位都存在困难,这证明35岁的确应该是一个人步入第一次职业危机期的门槛。46岁则是员工进入另一个职业危机期的门槛:对于此前已经获得了高层级地位的人来说,46岁之后他们可能开始走下坡路,即没有条件与更加优秀的年轻人竞争;对于在46岁之前没有取得中等层级地位的人来说,46岁之后他们可能连工作都保不住。为了保住现有的工作,或者为了获得一份赚钱的工作,他们不得不看人脸色、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图中的曲线表示员工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可能获得的地位的高低。一般说来,员工在参加工作的早期,地位都是较低的,之后会随着能力条件的增加而不断走高,到46岁左右会到达职业发展的顶峰,之后随着竞争力的下降而逐渐降低。需要再强调一次,这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因为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员工来说,他们几乎根本就没有职业的顶峰期。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真正的精英人士,他们即便到了46岁以后,依然还是一路大红大紫,直到他们步入生命的尽头,都一直保持着较高甚至于极高的职业地位。下一节将谈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