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髎治痛经刺血立止!
(2017-10-14 19:01:24)分类: 金针度世 |
功能作用:除湿降浊、通窍泄热、清热消肿、通利鼻窍。
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昏迷,小儿惊厥、溺水急救、窒息,心动过缓,低血压、虚脱、休克等。鼻炎,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酒渣鼻、鼻疮等一切鼻疾。
素髎穴点刺出血,可治酒渣鼻。
素髎穴配迎香穴、风池穴治鼻衄。
素髎穴配合谷穴、太冲穴或十宣穴可治休克。
素髎穴配上星穴、迎香穴,有行气活血,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素髎穴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有醒神清脑,强心升压的作用,主治休克。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禁灸。
一般斜刺0.3~0.5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素髎为经穴名(Sùliáo GV2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面王,鼻准,准头。属督脉。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
素髎。素,古指白色的生绢,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则散热缩合为水湿云气并由本穴归降于地,降地之液如同从细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面王。面,头面也。王,君也。面王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头面阳气冷降的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不断地液化为地部经水,此冷降之水如同化气的君王一般,故名面王。面正、正面、面土名意与面王近同,正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为面部气血的主流物质,土则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地部。
《类经图翼》: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
《经验良方》:风火眼初起,在鼻尖上爆一灯火,屡经试验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