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营养元素,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是健康的基石。但是很多时候由于食用前处理不当,让营养素大大流失,失去应有的营养价值,即使大量进食,也会患营养不良症。现与各位分享一些防止营养成分流失方法吧!
一、粮食
米、小麦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绝大部分存在于皮层及胚芽内,碾得愈精白,损失就愈多。米所含的B族维生素及矿盐都可溶于水,如果用力搓洗,会大量损失的。淘米时。最好将米放入淘米器里,浸泡在少量的水中,轻淘或摆荡几下既可。
http://s14/bmiddle/bf96877ctdab7a958b584&690
二、蔬菜
如何清洗蔬菜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持营养成分呢?
1、新鲜蔬菜的外层叶含维生素C的量比内层叶多,故不宜掰去过多。菜要先洗后切,也不宜切得太细,尽量避免水中浸泡。则降至73%~90%,而切得太细的仅存18%左右。
2、清洗蔬菜时,一定要将表皮彻底用清水冲洗干净,以免细菌、昆虫或农药残留在蔬菜表面,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一定要记住,切勿浸泡蔬菜,这样会让蔬菜中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流失。
3、某些蔬菜烹调前必须进行焯水。在焯水中加人1%的食盐,使蔬菜处在生理食盐水溶液中,可使蔬菜内可溶性营养成分扩散到水中的速度减慢。焯水前尽可能保持蔬菜完整形态,使受热和触水面积减少。在原料较多情况下,应分批投料,以保证原料处于较高水温中。但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焯水可增加水溶性营养成分的损失,小白菜在100℃的水中烫两分钟,维生素C损失率高达65%;烫10分钟以上,维生素C几乎损失殆尽。不宜过早放盐,否则会使菜中水分泄出而热得慢。采用沸水多量、短时间焯水处理,可减少营养素的热损耗。因为蔬菜细胞组织中存在氧化酶,它能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尤其是在60℃~80℃的水温中,活性最高。在沸水中,氧化酶对热不稳定,很快失去活性,同时沸水中几乎不含氧,因而减少了维生素C因热氧化而造成的损失。焯水后的蔬菜温度比较高,它在离水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产生热氧作用,这是营养素流失的继续。所以,焯水后的蔬菜应及时冷却降温。常用的方法是用多量冷水或冷风进行降温散热。前者因为蔬菜置于水中,由于水的作用,使可溶性营养成分损失;后者因没有这种因素存在,效果更好。
据分析,蔬菜经焯水处理后,维生素C的平均保存率为84.7%。。煸透后宜加盖,防止某些养分随蒸汽跑掉。酌加醋或淀粉有保护维生素的作用,绝不可加碱,以免破坏养分。蔬菜经高温处理后,容易破坏各种营养元素的分子结构,致使其失去原本的效用。因此,在烹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掌握好火候和时间,避免火力过大或时间过长而让营养元素流失殆尽,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喜欢用开水烫蔬菜吃的主要原因了。
4、为了能够保持住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将蔬菜切成块状或整个一起烹饪食用,如烤土豆就比土豆泥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
5、建议用微波烹调蔬菜,能够最大量的保住食物的营养成分,如用微波炉烹调西兰花,其中维生素C的保留量可高达80%。可见,用微波炉烹饪菜肴是有效保证食物营养成分的最佳途径。
http://s14/bmiddle/bf96877ctdab7ebf37e69&690
三、畜禽、水产
炒、煎、炸的的生料先涂上浆糊料或干粉、面包粉,不但菜肴鲜嫩,更可防止营养成分流失。浆糊料主要有蛋糊、蛋清糊、蛋黄糊、蛋泡糊及湿淀粉等几种。猪骨煮汤加适量醋,可使胶质易于溶解在汤中,并有助于被人吸收利用。
http://s15/bmiddle/bf96877ctdab7f011042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