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英文的比较和对学习的启示
(2013-06-11 13:02:07)
标签:
儿童英语教育英语学习学习障碍 |
分类: 英语学习 |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又在说汉语的优越性,其核心论点是:汉语能够更有效率地编码信息。 其基本论据包括,1)汉字是空间编码,可以有上下,左右,内外,全包围,半包围等多种结构,所以少量的笔画就能组成大量的字。 英语则是简单地排列26个字母,最后形成了很多冗长的单词。 2)汉字有很强的组词能力,如电灯,电影,电话,电筒,邮电局,脑电图。英语尽管也有词根,词缀等构词元素,但是上面这些词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共同点。所以,学会三千个汉字就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文本,包括专业文献。而学英语则一定要掌握12000个单词才达到美国小学毕业生的水平, 普通中学生平均知道45,000个单词, 而且专业文献对没有学过该专业的人可能象天书一样。
这些观察和思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要忘了,不能把语言当成一个物品对象来研究,也不能单存地从“信息编码”的角度来讨论效率。因为人不是机器。如果单纯讲编码效率,也许任何语言都比不上2进制的机器语言。 我们应该重视的是真实语言的学习过程和实际使用,而且也应该考虑神经生理和语言,文化的相互作用。
有研究资料显示,中国小学儿童的数学能力平均比美国儿童要领先1-2年,同时美国儿童比中国儿童的语文能力要领先1-2年。 我个人的经验,觉得第一点真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心算能力,美国小学3年纪的班上几乎就找不到多少能流利运算的,不少人还在扳手指,使用tally(划线). 而中国小学二年级班上的大多数小孩就已经对答如流了。关于语言能力,则不是太好比较。不过翻翻美国小学2年纪的教材,一本语文课本900多页,再加上的decodable reader (拼读学习读物) 900多页,语法,词汇,练习册等各100多页,除开他们图片较多的因素,可能还是可以说美国小孩读得更多,写得更多,讲得更多。
为什么美国儿童语言能力更好,数学能力则发展相对较慢?有一种说法是,汉语思维能更多地激活右脑。 而由于右脑的空间图形思维能力更强,也许有利于儿童学习基本数学概念。有些研究确实是支持这些看法的。这确实也可以和汉语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图形特征联系到一起来。大脑左侧化程度确实和语言能力有正相关。 但是,左侧化程度并非完全依赖语言分析和视觉处理的区别。前几年有个影响很大的研究(Patricia Kuhl, 华盛顿大学),就是发现美国儿童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大脑左侧化就越显著。比较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如果中国儿童左侧化的程度较低,是不是也可能和一些社会性因素有关,目前还不清楚。
而且,汉语和英语的区别也许不只是空间和视觉特征的问题,语音系统的区别也非常重要。英语是以音素(如,/t/, /a:/, /k/)为单位的,一个单词可以包括多个音素。 而汉字是以音节(/ba/, /mo/, /ge/)为单位的, 音 素的信息是看不见的,而且汉语以双字,双音节词居多。我曾经参与过美国西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的一个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人做词语押韵的时候, 激活了左侧的语言系统,包括前部额叶的运动语言中枢和后部的顶叶和颞叶联合区。中国人做押韵的时候,与美国人的区别是,并没有激活左颞上回的听觉中枢,而 是激活了左额中回。这一区别,被解释为是可能与汉字表音节,英语字母表征音素有关,同时也与汉字的视觉表意功能有关。
在这个方面做的最多最好的可能是目前在香港大学的谭力海教授。国内报刊媒体有很多报道。谭力海教授不仅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了左侧额中会对于处理汉语信息的重要性,更发现有汉语学习障碍的儿童表现为不能有效激活额中回 (而英语学习障碍的儿童通常不能有效激活后部的顶叶,颞叶,和枕叶联合区)。谭力海还发现,中国人在读英语的时候,大脑激活状态仍然会比较像是汉语的激活状态,包括激活额中回,而后部语言系统的激活则较弱。
对于普通父母和学生,可能不会想去认真搞清楚这些大脑的区域和功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个人认为,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一些启发是:
* 汉语强调空间图形分析,英语强调语音,尤其是音素层面的分析,这使得我们的大脑资源和功能配置有质的不同。相对英语使用者来说,汉语使用者是“左脑弱,右脑强;前脑强,后脑弱”。这可能就是我们学英语比较更困难的原因之一 (当然学习环境,文化氛围,社会因素也是可能的原因)。
* 强调语音训练 (听说的,和书面的拼读训练; 流利发音发声训练)可能会改变我们大脑的语言功能配置,从而使我们的大脑善于处理英语信息。也就是说,语音训练不只是让你朗读和听说变好一点,而是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全面的影响。
* 其他办法直接影响到大脑的激活状态和资源配置,也可能会改善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