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就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而是在唐僧不能管束孙悟空时才让唐僧诱骗孙悟空戴上紧箍咒呢?观音菩萨原本慈悲心肠、心想孙悟空在山下压了五百年,又经过了观音菩萨点化,唐僧的救助才得以脱身重获自由,对唐僧应该感恩戴德、暴戾和邪气应该减少了许多,先让唐僧教诲,开导点化试试看再说。不了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他不受教、吃不得半点冤屈和误解,一赌气撂下长老走了。就他的这点气度和格局自然不堪委以大任。就因为孙悟空不服管教,不听善言,暴戾难管,观音才给他戴上紧箍咒加以管束。紧箍咒就是禁锢他的思想的工具,果然从此孙悟空老实听话多了。戴上了紧箍咒就是妖怪也要乖乖的为人民服务的。这正是所谓:“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
《西游记》原著大圣掣铁棒骂道:“你是何等妖精?敢变我的相貌,占我的儿孙,擅居吾仙洞。”那行者见了,公然不惧,使铁棒相迎,二行者在一处,也就是二心在一处,不分真假。”作者明确告诉读者、真假孙悟空一个是大圣,一个是行者,分明是孙悟空自己和自己做斗争;此时作者为什么用大圣和行者来称呼?大圣就是不服管教扬名天下的齐天大圣,而行者是唐僧起的名字,意思是做个痛改前非潜心修行改过自新的人。在此闹事的是这两种意识和观念,所以两个孙悟空不分真假、是同一个人,他们之间是阴阳同体,是正与邪、善与恶、正面与反面、人性与兽性的关系。所以诸天莫识,菩萨念紧箍咒当然两个都喊痛,紧箍咒是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除了孙悟空别人是不会痛的。观音菩萨念咒语只是为了在沙僧面前替孙悟空打掩护、因为他早就知道两个孙悟空其实就是一个人,根本没有真假之分,所以也就用不着查看他送给孙悟空头上的救命毫毛和紧箍咒的真假来辨识真假。作为孙悟空的师傅,当然观音菩萨最了解孙悟空了。观音原身就是男的,化身大多却男扮女装,而且有33个化身,在多个一个化身不为过。因为他担负着传播佛教思想和道教把持的天朝作斗争的任务,隐姓埋名,化妆隐身是工作需要。中共从事过地下斗争的元老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关于孙悟空师傅菩提为何又成了观音菩萨的问题我另有章节论述,在此不多说了。玉帝让人拿照妖镜当然也不能分辨,这不是不是照妖镜失灵的问题,因为原本就不存在假孙悟空,只有一个孙悟空自己在做思想斗争;只是人们习惯于表象思维,想当然地认为存在真假孙悟空。
大多数人都有二心、有两副嘴脸,尤其是官吏面对上级或有求于人时一付谄媚奉承的嘴脸,对下级和百姓又是一副傲慢跋扈的嘴脸,上谄下渎、媚上欺下双面人特征非常明显。因为身居底层的人和高端人群就不易同时看到同一个人的两副嘴脸。而谛听是地藏菩萨的坐骑,他地位低下,又常伴随菩萨左右,所以能常常看见同一个人的两副嘴脸。谛听原是一条白犬,因为狗有忠诚不二之心,除了眼睛辨别还善于用耳朵听音识别人,也能用嗅觉察觉人。因善心平和,恶念躁动,正身光明、邪神幽暗,正面光鲜,反面杂乱,所以谛听轻易就识别真假孙悟空实为孙悟空一体之二心也。在此特意点名忠心不二的谛听能辨别孙悟空之二心而不言破,所以谛听说“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一是为了保住孙悟空的颜面。另一方面因为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帮助孙悟空战胜他自己的。
在关于善恶是非标准问题上师徒二人分歧很大,原先孙悟空遭到唐僧误解、受了委屈、心气难平、心神不定、结果把心底的一股邪气逼上来冲昏了头脑,压制了理智犯了混。所以二心争斗赌胜负,难较高下。孙悟空不听从唐僧迂腐地管教,唐僧就通过念紧箍咒、甚至把孙悟空逐出师门、开出取经团队的办法摧残折磨孙悟空、结果逼迫孙悟空人格精神分裂,也就是逼疯了孙悟空。孙悟空城府定力原本就不够,脾气暴躁、是个直性子人,面对无能迂腐唐僧的无端指责、自然会满腹委屈、自己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反被猜忌,想当年孙悟空对他有恩至高至尊玉皇大帝尚且不放在眼里,如今却拿唐长老没有办法。所以,孙悟空思想波动很大、和唐僧做了多次和解努力还是失败后,不由地怒火中烧愤然把唐僧推到、一路抢走包裹行李、直奔花果山组织自己人马取代唐僧队伍准备自己取经;一路直奔南海观音处诉苦,实际是告唐僧的状。看似孙悟空一分为二、正邪善恶分道扬镳,实为有机统一的两种想法同时付诸实施,因为要实现目标这两步棋必须都要走。这两种行为实际上都是孙悟空对迂腐无能唐僧领导地位地否定。孙悟空并不是撂下革命工作不干了,只是想炒唐僧地鱿鱼,他自己另起炉灶,能够在自己主导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取经最惬意了。
观音菩萨当然应该知道真假孙悟空的缘由,因为如来和玉帝双方都有许多暗中保护监视取经队伍的人员,观音菩萨作为取经团队负责人,不但对取经队伍的一切行动了如指掌,而且取经队伍旅游的行程路线和时间表都由观音设计安排。取经团队如此组合、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给孙悟空压压火气,练练性子,给铁淬下火,把孙悟空练就成能服从指挥、斗争经验更丰富更加完美的钢铁战将。
观音当然知道错不完全在孙悟空、也不能在此时再责怪满腹委屈的孙悟空,如果那样依照孙悟空的性格无异于火上浇油,于事无补,不如采取安抚的办法。当然凡人唐僧也有不妥之处,但他不能护着自己弟子孙悟空去责怪如来弟子唐僧,正因为此、他也不便把问题推给如来处理,只能暗示孙悟空到明辨善恶是非的地藏王菩萨哪里求解。地藏王菩萨当然也知道怎么回事,大家想想地藏王菩萨的坐骑都知道的事,明白的理、不用说知过去知未来主管六道轮回的地藏王菩萨也肯定知道。所以地藏王菩萨就把球踢给如来来。观音在佛教道教黑白两边都通,两边关系人脉都不错,这也是如来把这个重任交给观音菩萨的原因。
观音菩萨的确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手,这个台球打得比较巧妙。
要了解事情原委我们不能光听人家怎么说,也不能光看别人怎么做,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割裂开联系看问题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只有多思考、多推理、理性地分析问题,就像福尔摩斯断案一样,把事情整个完整地联系起来、一切必然偶然原委、前因后果、突发事件、人证和物证串联起来分析思考再求证,如此反复、我们的判断才能更能接近事实真相。
两个孙悟空吵吵闹闹打到灵山,只是让如来评判评判谁正谁邪?因为孙悟空知道唐僧是如来忠实的弟子,他的思想就是如来的主意。所以并不敢在如来面前指责唐僧迂腐和不近人情。
佛教发言人常常对外宣称唐僧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好人、特别强调一点元阳未泄,只要吃它一口肉,就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只因不专心听讲被如来贬到人间。新闻发言人这是有意隐瞒不可告人的目的来误导世人。实则是把金蝉子派到人间、配合孙悟空出来通过取经传播佛教思想的。抛出个吃唐僧肉长身不老的概念,目的是引蛇出洞排除异己扩大佛教势力。由此看取经侧重点是练就完全服从指挥的孙悟空来完成一系列艰苦绝卓的秘密任务。看如今股票市场庄家想吃人肉时就会抛出这样那样的牛市不灭神话概念来大肆宣扬,结果诱骗不少散户上当,最终不得不忍痛割肉离场。
且听如来怎么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大众举目看之,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欲辨明邪正虚实,大众听他俩张口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参拜我佛。如来暂且把话放下不说。可见观音不是不知,只是有意偏向孙悟空。为的是保全孙悟空颜面,要他历经唐长老的磨合期锻炼和考验,通过自己修心修行战胜自己,才能超凡脱俗,悟道成佛。
在师徒意见分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孙悟空出现二心完全符合常理,何况孙悟空并不喜欢被约束,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是何等滋味,虽不情愿取经,更不愿跟着窝囊的领导共事,何况这项工作即艰巨又困苦,搞不好坏了齐天大圣不可战胜的名声。无奈唐僧救过孙悟空有恩与他;因为唐僧是如来佛的弟子,地位比他高,自然归他管教,还有意设计出唐僧就他的戏文就是增加唐僧的领导地位;还因为孙悟空头上带着紧箍咒,不得不担负保镖职责,被动的完成如来和观音交给地艰巨任务。
如果孙悟空也是如来的弟子,那他更加不会服从唐僧的领导,唐僧也没有资格趾高气扬居高凌下的口吻对他唠叨。正因为唐僧是如来的弟子,实际没有什么能力,所以,孙悟空从内心里看不起他。这也不能全怪唐僧,如来分配给他的角色就是演唐僧,为的是作诱饵,当然越有价值越无能越好欺负越好。但偏偏要他管理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这对唐僧是个锻炼和挑战,对孙悟空是个考验和修炼。两人产生矛盾那是必然的。
观音要如来明辨,意图就是明辨是非,压制下唐僧地偏激迂腐观念,给孙悟空一个台阶下。观音和如来刚好给孙悟空一个倾诉的机会,倾诉完了,心情也就渐渐平和了。如来讲:周天之内有五仙五虫,这假悟空不在这十类之内。因为确切地说他不是独立的个体,他是二心,属于思相意识范畴,孙悟空在阴司就亲口说过“我师念《紧箍咒》试验,与我一般疼痛。故此闹至幽冥,望阴君与我查看生死簿,看假行者是何出身,快早追他魂魄,免教二心沌乱。”悟空自己说出了实情,是二心沌乱。但是许多人被表象迷惑都没有在意。唐僧把孙悟空之所以叫行者,是要他降服自已的怪戾之气,修行成为文明人,成为坚定衷心的佛教徒。为此,在取经路上观音多次设置考题对取经团队做了钓鱼执法、试探性考核。
如来将要说破假孙悟空底细,恰好观音菩萨放出五彩云雾靓丽出现,这就是用身体语言告诉如来,他的存在。为的就是让如来一眼看见他,便于打断如来的话。如来何等机灵、当然也明白观音意图,看观音菩萨的面子也帮孙悟空掩饰过去,还风风光光地让观音送他回去就职。观音菩萨明知道孙悟空闹情绪,假装作不知。还帮助孙悟空打掩护把沙僧瞒骗过去,包括念经箍咒,都是在帮助孙悟空打圆场做掩饰。孙悟空到地府辨明真假观音菩萨并没有在意,一到了如来处,他的出现时机恰到好处,刚好打断如来一句道破孙悟空底细的关口。其实观音也是在如来面前假装无知,谛听都知道的事观音菩萨能不知道?因为这件事和如来二弟子金蝉子有关,别人是不便于处理的,尤其是作为孙悟空老师的观音更难处理,除了如来亲自解决。
鉴于此,如来有意为孙悟空开脱,为孙悟空编造了四类猴子的故事,如来告诉大家的四类猴子其实就是:孙悟空从出世、拜师学艺到学成、成长的四个阶段。 如来对孙悟空用暗语假借六耳猕猴说破真假悟空之谜:正是孙悟空胡思乱想不服礼数管教而放刁才生出个“假悟空”来。如来一语破的,孙悟空羞愧难当。别人听不懂话音,唯孙悟空听得明白,所以他最急迫,忍不住劈头一棒打死假悟空没了二心。之前打斗了多时都战不胜,此时没想到会这么容易。其实之前是不管真假孙悟空原本就不想在唐僧领导下继续取经,此时在如来的帮助开导之下孙悟空已经顿悟了如来如此安排的心意,孙悟空羞愧加上后悔,心结已开,豁然开悟、看穿了世事,意识“名”“权”“利”“色”四大皆空、只有“为人民服务”才是永恒的真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孙悟空很快恢复了理智、一时改过自新,果断地否决了自己的邪恶之念、非分之想,思想得到了统一。于是
,真善美战胜邪恶丑,二心复归一心一意。终于改邪归正、立地成佛成为了一个纯粹的人,高尚新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思想问题只有自己能解决,于是,孙悟空变心动为行动,举起惩恶扬善的金箍棒,否决了意志不坚、三心二意、心气难平自己邪恶兽性的一面,将心魔六耳猕猴“消灭”。
众人以为将假冒的六耳猕猴“打死”了,其实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邪心,此时孙悟空已经改邪归正回心转意、邪恶之心自然消失了,要不怎么一下子能打死。所谓打一棒子只是魔术师表演的形式罢了,不可当真,就像人突然明白一件事的道理、激动地拍一下大腿或脑袋什么的,而不是这么拍了一下就明白了。
哲人说: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觉醒。而意识到灵魂需要升华、需要改造,能够修行的人,找到了灵魂觉醒的好方法。
孙悟空知道自己闯了祸,担心唐僧再不肯收留他、自己回去脸上无光,要如来让他还俗。这也是将如来的军,潜台词是:出现这种问题不是我的原因,是他唐长老不识好歹,把我赶走。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如来的意思,你是受了点委屈、有点冤,但你不该撑不住气,做出欺祖灭师的事来,但鉴于以往工作成绩突出、功勋卓著,尤其是大闹天宫后压在五行山下受了委屈,这次能够深刻承认错误、积极主动转变作风、本着治病救人、挽救教育为主、慈悲为怀的方针、既往不咎,希望孙悟空好自为之,只要完成取经重任,还会兑现提拔重用的诺言,并以资鼓励。 如来 没有当众说破他的秘密私心杂念、孙悟空瞒得了众人瞒不过如来。再不可造次,回去好生修炼,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还让观音菩萨送他去、给足了面子,肯定了他的成绩,使他有了希望,这些让他心平气顺、也给了他取经的动力。
结合佛教的理想信念教育、对难管的人给戴上紧箍咒还派人共同参与暗中监视来看、这套手段既有惩治又有预防还有激励机制,可见如来管理和用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这就是《无字真经》要传给世人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