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雨淋湿的河》读后

标签:
鬼子好小说文化 |
分类: 观影读书 |
读完鬼子的中篇小说《被雨淋湿的河》,心中无限苍凉。小人物的艰难奋斗史和心酸的日常生活,道出了人生无情的一面。父子、父女之间的隔膜,阶层之间的不平等,使全文充塞着沉郁、灰色的调子。稍微让人觉得有些暖色的是“我”的存在,但开头的一句“我从城里离婚回家”,却也奠定了全文悲剧的基调。晓雷的命运,让人震撼。这是一个按照自己的思想行动的、不屈不挠的人物,其宁折不弯的个性,使他这个出身于农村的孩子处处碰壁,最终逃不过劫难。陈村的无能,也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小说的故事情节干净、紧凑,跳动自如,充满戏剧性。语言洗练老道,富有张力。题目富于诗意。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小说。
我格外欣赏以下语句:
“我从城里离婚回家的那一天,阳光好得无可挑剔,但陈村的妻子却在那天去世了。”
“她已经石头一般沉静无声了。”
“傍晚的时候,站在门边的陈村突然发现归来的晓雷两只眼睛竟像不是肉长的,而像一种空无一物的泥丸。”
“屋外的落叶在夜风中鸟一样的鸣叫不停。”
“那月落的去处就是瓦城的方向,那里有我因为离婚而失去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