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崩溃了,优秀的儿子要退学!

标签:
育儿情绪心理健康抑郁 |
案例分享:
北京海淀的一对公务员夫妇,最近遇到儿子学习上的愁心事——
我家儿子小明今年16岁,读高中一年级。儿子不仅阳光帅气,而且成绩优异,考入了全国著名的高中,而且还分进了实验班。他的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未让我们担心过。
就这样让其他家长羡煞的“好儿子”,在进入高一下学期后,突然提出要退学!无论我们怎么劝说,儿子都摇头道:“我就是读不进去了!”因此,他提出退学。
一直以来,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初中,一直到儿子上高中,我们几乎没有为他的学习操过心。儿子从小就自觉,比如做作业,从不要我们催促。
升入高中后,儿子就一直寄宿。高中第一学期,一切都风平浪静。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话却慢慢少起来,我们以为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想起来,孩子确实在一次聊天中,谈到学习越来越难,他感觉难以适应。当时,我们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孩子突然提出不上学后,我们一下子感觉天塌下来了。这么好的孩子,不上学怎么办呢?我和孩子他爸急得整夜整夜都无法入眠。
现在想来,我们真觉得特别内疚。因为我们都是基层公务员,工作非常忙,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与孩子的沟通相对也比较少。而且,也一直觉得孩子很优秀不用我们操心。这下,我们十几年的不操心换来一朝的操碎心了。
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度过这段困难时期,让他重返校园呢?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分析与建议:
在我们过去的咨询与经验中,家长往往关注那些青春期遇到各种各样困扰的孩子。而对于一直特别优秀的孩子,获得家长的关注却不多。
案例中这对父母也是这样,他们显然觉得好孩子原本如此,自己也是幸运的家长。直到孩子突然出现状况,家长才一下子慌神了。
那么,他们到底该如何做呢?
方法一:走近自己的儿子,父母先补课。
小明从小到大懂事上进,是让很多父母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在优秀的称号下,这样的孩子其实压抑着很多的情绪的。比如,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父母理所当然认为这对他不算什么,可以克服。而且,优秀的孩子往往不能展露和表达出自己的脆弱等负面情绪。遇到困难时,往往都是自己扛着。
随着学习的逐渐变化,特别是学习课程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孩子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相对而言,优秀学生更加害怕失败、恐惧挫折,因为优秀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在孩子自己扛不住时,父母必须伸出援手,贴近自己的孩子,倾听他的声音,让他可以依靠在父母的肩膀上稍事休息。
方法二:了解自己的孩子,拒绝批评和指责。
高中的孩子要退学,对每一个家庭都是天大的事情。做父母涌上心头的话都是:“不上学应该怎么办?”“不上学做什么?”伴随着这些情绪,一些指责、批评会自然在心中涌动。
其实越是这样焦灼,父母越要学习先压住火。首先,通过倾听孩子关于自己状况的陈述,包括学习及其学习之外的事情,这些都可以帮助家长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其次,通过孩子的好朋友,间接了解孩子学习之外的情绪与情感变化。最后,与班主任沟通,知晓孩子的日常表现与学业状况。
如果遇到儿子沉默不语,做父母要做的功课就更多。此时,特别要保持耐心与静心,父母的负面情绪与孩子的情绪纠缠在一起,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方法三:共同应对,寻找解决方案。
回到学校,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父母先给自己的儿子一点点时间。可以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先请一小段时间的假,然后给孩子寻找专业的咨询老师,与孩子共同探讨应当如何面对目前的困难。
由咨询师深入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再与家长进一步沟通,请父母一起配合。比如,父母可以先与孩子一起出去旅行,一是放松心情,二是换个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宽松的环境中,与孩子讨论遇到的具体问题,让他对自己的状况给出个日程表,并且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一点点实施。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能要求儿子一下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可以允许他有一段时间的停留,慢慢赶上来。同时也要让孩子把学习的心态放得更加平和,慢慢学习知识与适应情境,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文/段鑫星(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心理专家) 原载《现代教育报·家长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