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青岛版)
(2014-03-01 22:38:45)
标签:
总复习时数关于整数运用知识 |
分类: 教案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更具本册的具体内容及其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们班总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有---个人,女生有---人。总结上学期的教学成绩看,成绩还算理想,居全镇第三名,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仍需继续努力。本班由于学生总数较多,优秀生的人数虽说不少,但总体成绩还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为学困生的比例较大、基础太差、底子太薄所致。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等生的促进和提高仍是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二、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1、用字母表示数;
2、乘法运算定律;
3、角与三角形的认识;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观察物体;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统计。
三、教材知识系统及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中,都必须依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基础,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与表示方法,理解并能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理解角的意义,分类初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学会看统计图。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会根据条件写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了解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认识角和三角形,会给角分类,理解三角形的特征,会用量角器并画指定角的度数。
4、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解决生活中关于小数的实际问题,理解小数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运算的方法,理解整数运算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能用运算律进行小数简便计算。
5、学习统计,能制作简单的统计表,掌握复式、分段统计表的制作方法,能看出其中表示的问题,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7、引导学生做好实践操作题。培养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而且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重点。
2、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究问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应用题,是难点。
六、 教学措施:
1、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2、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耐心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整个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课堂中数学语言的培养。
6、认真设计每一堂课,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7、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慢慢适应新课程。
七、课时安排:
66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有5课时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教科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数如下:
1、用字母表示数---------------------------------8课时
2、乘法运算律------------------------------------8课时
3、角与三角形的认识---------------------------10课时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2课时
5、观察物体————————————6课时
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7、统计----------------------------————4课时
8、总复习-------------------------------------8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