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你知多少
文章来源:【名店网】http://www.vipcen.com/anqian.html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和衣服进行亲密接触,那些看似干净美丽的衣服,有时候却成了威胁我们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其实,服装也有安全等级,国家也有相应的审查标准,这些,你都知道吗?
一、你知道服装的安全等级吗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纺织产品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是婴幼儿用品,即年
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使用;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C类是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在穿着或
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成人不贴身穿的衣物可以是C类,小孩不贴身穿的可以放宽到B类。
http://s11/bmiddle/bf89abecge1b538be0d2a&690
二、服装的污染来源
服装的污染有两个来源:
(一)、是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使用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服装上,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应;
(二)、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使服装再度受污染;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骤还会用到含有甲醛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服装造成污染。
三、质量不达标的危害
目前根据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检测服装的指标主要包括PH值、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染色牢度、纤维含量、易位性等方面。服装的加工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
用一些化学
制剂,一旦处理不好,这些化学品残留在纺织品上的含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如果直接接触皮肤就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有些的潜伏期还很长。
PH值。PH值的高低与面料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有密切的关联。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产企业在染色整理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酸碱性物质,又没有采取合
理的中和处理工
艺,从而造成产品的PH值超标。人体的皮肤正常PH值应在5.5至7.0之间,略呈酸性,可以保护人体免遭病菌感染。如果服装PH值偏高或偏低,将直接破
坏人体皮肤的平衡机理,减 弱皮肤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反应,甚至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甲醛含量。服装面料生产时,为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会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特别是一些服装生产厂家
为了节约成本
,在生产免熨服装时,为了让面料不容易起皱,使用了含有甲醛的整理剂。当残留的甲醛未被处理干净,制成服装后,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甲醛会在穿着过程中逐
渐释放出来,
与人体汗液结合或水解产生游离甲醛,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头晕、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血液病甚至癌症。
四、安全提示
1、消费者在选购纺织品和服装商品时,最好要到信誉好的商场购买,那里的商品都需要提交检测报告才允许上市,整体安全性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2、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标签,包括吊牌和缝在衣服上的永久性标签都要看一下,了解究竟是符合A、B、C哪一个安全等级。
3、要特别注意一些纺织制品中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如霉味、汽油和煤油味、鱼腥味等,特别是新打开包装的那些,这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
4、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清洗新买的内衣,其实只要是新衣服(特别是T恤、衬衫等直接接触皮肤的),不管价格高低,都应该先洗后穿,再在阳光下进行暴晒。假设PH值超标的话
,清洗会非常有帮助。
【更多文章】http://www.vipcen.com/anqian.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