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3-02-25 12:19:20)
标签:
365 |
分类: 教育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 )、( )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9、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11、“实践与综合应用”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 ),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 ),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 ),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
15、“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16、数学是人们对(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
1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20.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二、
1.
2.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3.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4.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档案袋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民主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9.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10.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三、
1、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
2.
3、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6.
7.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数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9.数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4.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
6.
7.
8.
9.
10.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2.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3.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1.(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12.
13.
14
15. (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16. 客观世界
17.(基础性)
18.(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9.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20.( 知识)(生活经验)
二、多选
1.(BCD
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5.
6.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答: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答:(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3.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