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2014-10-23 13:33:59)
标签:

教育

杂谈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第三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单 位: 东昌府区建设路小学

姓 名: 田 雪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第三册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可爱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且歌曲结构方整,其中以XX X节奏贯穿全曲。

二、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音乐来讲,整册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的乐理知识也增加了,学生开始视唱和模唱曲谱,这是为今后能更好地的学习音乐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时,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音乐知识,同时我还侧重低年龄学段课堂教学中的律动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创编大量的简单、适合、易学的律动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跳,让其享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愉悦,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音乐活动,在游戏中加入对歌曲的感受,体验编创的快乐。

(二)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编创舞蹈动作并形成简单的圆圈舞。

四、教学重点

(一)用轻快、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能在多种有效地音乐活动中,自主编创舞蹈动作,激发创意思维。

五、教学难点

(一)能自主编创圆圈舞并大胆进行歌舞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二)通过对比、聆听等方法,唱好13 5013 10

六、教具准备

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材、教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组织课堂教学

 

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集中学生注意力,提示学生开始上课。

导入:

律动组合

《三只熊》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谁来了?

(出示三只熊图片)

 

生回答:小熊

师生律动游戏互动。

通过模仿、练习,锻炼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其观察力和模仿力,同时为小熊动作的编创作好铺垫。

 

 

聆听音乐

设计形象

 

师:提出问题

小熊邀请了谁?他们在忙些什么?

生回答

个别展示,集体学习

通过聆听音乐展开想象,设计洋娃娃的各种形象,并通过模仿动作让其他同学猜,既增强了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在提炼的基础上集体学习洋娃娃的舞蹈动作,是学生对洋娃娃的感知进一步加深。

 

歌曲教学

 

(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导入课题名字《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师简介歌曲背景。

 

师设问:小熊和洋娃娃在做什么?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范唱,提示学生在曲中喊口令的地方帮他们拍手伴奏。

 

 

生:讨论回答教师问题。

 

学生拍手为歌曲伴奏。

 

 

 

学生通过拍手伴奏进一步熟悉音乐,同时通过在喊口令的地方拍XX X的节奏型,可以引导学生清晰地感知歌曲的结构——四个乐句,为后面的环节“听辨乐句”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听辨乐句,学唱旋律)

1.聆听乐句,学唱旋律。

师设问:歌曲有几个乐句组成?

提示学生对比两个乐句的不同,并能用手势表现出来。

(师出示两条不同旋律)。

2.学唱旋律,解决难点

师:让我们跟随小熊的脚印一起唱一唱。

 

学生回答问题

由四个乐句组成。

 

学生视唱两条旋律,找出两条旋律不同之处,用手势表现出来。

 

 

 

 

 

 

 

 

 

 

通过创设各种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3.游戏练习,加强歌曲记忆

分乐句、分角色演唱。师设问:小熊一句(第三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更能表现小熊可爱、笨拙的形象?

 

男女合作表演唱。

 

游戏练唱: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师鼓励学生挑战记忆力,帮助粗心的“小熊”把漏掉的歌词唱出来?

 

学生互动

 

分乐句、分角色演唱。

 

生回答:低沉一点儿的声音,笨重一些......

 

(男女合作表演唱)

 

学生游戏演唱互动。

(自主探究,合作创编)

师提示:

自主选择,分句创编;

个别展示,集体学习;

讨论队形,创编圆圈舞。

师设问:你觉得哪个队形更合适?

 

师选出好的动作加以提炼、完善。

 

学生分小组互动

 

学生展示

 

学生讨论队形,学习圆圈舞动作。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乐句,选择合作的方式,自由创编,以此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及协调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性,同时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又在学生的舞蹈创编中及时的挖掘出较好的组合并进行提炼形成相对完整的圆圈舞,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参加舞会,集体展示)

师:同学们美妙的舞姿吸引了洋娃娃,她和小熊一起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舞会。

师提示:

洋娃娃有两个小请求——第一遍用愉快、轻巧的声音演唱;第二遍带上美妙的声音和优美的舞姿跳起来。

 

 

 

学生进行游戏互动

 

 

 

 

通过游戏互动,让学生们在学完歌曲后进一步巩固歌曲、体会歌曲,并带着表演融入其中,享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课堂回顾,总结全课

师作课堂简结

在这愉快而又充实的时间里,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今天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让学生知道,其实舞蹈就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平时能留心观察,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舞蹈编创家。

八、教学反思

(一)从教学设计上来看  

本课教学以学唱歌为主,通过创设情景、律动、演唱、创编表演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景中充分体验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并能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从各方面渗透《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才华。
  (二)从教学过程来看    

整体看来,各个教学环节较为清晰,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自然。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创设合理、有趣的情景,利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以及个人充满感情的语言去实现它。在这样的情景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能够有兴趣的、主动的去学习,把自己当成了主人,所以当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便能够自然地、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还能为歌曲进行编创表演。最后,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我为学生创造条件,让课堂成为他们才艺表演的舞台,将学生的激情进一步调动了起来。     

(三)从师生关系来看   

一开始我通过律动以及情境的创设带学生进入小熊和洋娃娃的世界,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在演唱歌曲时和学生一起展示,把自己也作为其中的一员,与学生进行平等式的合作。在舞蹈编创时,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采取合作互补的方式,使学生体验到了与同学合作、与教师合作表现音乐的不同乐趣,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整个过程体现了“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