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证】 (一)   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2008-10-03 14:33:00)
标签:

杂谈

 

 ()   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1.    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微生物学中常用科学词语和名称。

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他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特点——

个体微小:

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

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等

构造简单:

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分子生物)

进化地位低:

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

相关学科:基础/应用微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藻类学,原生动物学,遗传工程等)

2.         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

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发育多样性、代谢及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生物资源。

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一切的基础;也是微生物与一切大型生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

吸收多,转化快(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物质基础)

生长旺,繁殖快(使科研周期缩短,空间减少,经费降低,效率提高)

适应强,易变异(极其灵活适应性,对极端环境具有惊人的适应力。遗传物质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分布区域广,分布环境广。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种数多。)

种类多的体现:

1物种的多样性50~60万或更多)

2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

a、分解地球上贮存最丰富的初级有机物——天然气,石油,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为其垄断

b、最多样的产能方式,细菌光合作用、嗜盐菌紫膜光合作用、自养细菌化能合成作用、各种厌氧途径等

c、生物固氮作用

d、合成次生代谢物等各种复杂有机物能力

e、对复杂有机分子基团的生物转化能力

f、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剧毒物质能力

g、抵抗极端环境(热、冷、酸、碱、渗、压、辐射等)的能力

……

3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嗜极菌,生物间关系有共生、寄生、互生、抗生、猎食等)

 

3.         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

了解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伴随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漫长历程;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史前期(朦胧阶段8000年前~1676

未发现细菌个体,但是可以利用其酿酒、发面、接种牛痘等

中国是最早知道利用微生物的少数国家之一

==》初创期(形态描述阶段1676~1861

Antony Van Leeuwenhock,荷兰1632-1723(微生物学先驱者)

自制单式显微镜;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个体;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奠基期(生理水平研究阶段1861~1897

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

Louis Pasteur,法国1822-1895(微生物学奠基人)

1)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和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

Pasteur实验

1、首先验证了空气中确实含有显微镜可观察到的"有机体"

2、加热过的空气通入汁液(煮沸过)并不导致微生物生长。

3、在一封闭容器内,对完全灭菌的汁液加上一些收集到的微生物,无例外地引起微生物生长。

4、设计鹅颈瓶进行实验,最终否定自生说。

2)免疫学——预防种痘

Pasteur 1877研究了鸡霍乱、炭疽病和恐水病,发现钝化病原体可以诱发免疫性和预防疾病。

3)发酵的研究——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观察丁酸发酵时,发现厌氧生命,提出好氧、厌氧术语。

建胚种学说提出(活的微生物才能发酵酒)

4)其他贡献——巴氏消毒法

Robert Koch 德国1843-1910(细菌学奠基人)

1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2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3)证实疾病的病原菌学说,提出了柯赫准则。

1、某一种微生物,当被怀疑是病原体时,它一定伴随着病害而存在。

2、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培养成为纯培养。

3、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寄主,必须能诱发与原来病害相同病害。

4、必须自人工接种发病的寄主内,能重新分离出同一病原微生物并培养成纯培养。

(4) 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a)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细菌:划线法,混合倒平板法。琼脂、培养皿(Petri)  

b)设计配置了培养细菌用的肉汁胨培养液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c 流动蒸汽灭菌

d 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3、其他人

Serge Winogradsky,1856-1953,发现微生物的自养生活。(土壤微生物学建立)

Beijerinck M. W.,1851-1931,发现了非共生固氮菌。(土壤微生物学,病毒学建立)

Joseph Lister,1864,提出无菌外科操作技术

Elie Metchnikoff 发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Ivanovsky 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病毒学建立)

P. Ehrlich 现代化疗的开始

==》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1897~1953

E.Bu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

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推翻巴斯德胚种学说;发现微生物代谢统一性;普通微生物学形成;微生物学史第一次淘金热,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有益代谢产物;青霉素发现推动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猛进;1944Avery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确定DNA是遗传物质,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形成。

==》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1953~至今)

JWaster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的发展,工程菌的构建更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微生物学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促进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

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重要事件

医疗六大战役

外科消毒手术的建立;寻找人畜重大传染病的病原菌;免疫防治法的发明和广泛运用;磺胺等化学治疗剂的普及;抗生素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利用工程菌生产多肽类生化药物

食品工业

食品罐藏防腐;酿造技术的改造;纯种厌氧发酵建立;液体深层通气搅拌大规模培养技术;代谢调控发酵技术

4.    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了解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在医药、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1、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作用(食物链重要环节,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

2、空气与水净化,污水处理

3、工农业生产:菌体,代谢产物,代谢活动,生态农业,高科技生物工程学

4、对生命科学的贡献(微生物是科研模式生物;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受到生物学科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