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青春》收获不仅在票房 小成本影片搅动中国影坛

(2013-05-15 16:46:32)
标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娱乐

分类: 影视新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截至目前票房已“奔7”,导演赵薇也再次刷新华人女导演单片票房纪录,继成功塑造了“小燕子”之后,赵薇显然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肯定。

演而优则导,如今影院的观影主力军们——70后、80后影迷心中,赵薇无疑可算是关于青春、伤痛与成长最为直接的代言人。细数长春影院目前对该片的排片量,虽然有《钢铁侠3》坐阵,但《致青春》势头依然强劲。一群新导演包括徐铮、赵薇等人在内,无疑在全线冲击着影迷们的固有观念——一个由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缔造的时代似乎正在渐渐瓦解。

如果认为赵薇只是个当年一剧成名的疯丫头,那你可就错了,从她去修读导演专业开始,她的“精明”已露端倪,而对电影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又使其自身赢得了赚个盆满钵满的先机。首先,她选小成本青春题材来一试洞天,前有《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成功先例;她选《致青春》,这是网络言情小说界四大天后之一辛夷坞几年前的畅销书,粉丝者众;她选王菲唱主题曲,请韩红等明星客串,多年积累下的人脉资源使得一部点燃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影片,怀旧意味强烈得无懈可击;她拍青春片,并没有纠结于伤痛的情感,而是在看似细腻的桥段中透露出青春的残酷与伤感,令观者心生惆怅之际却将“青春不朽”的初衷无限放大,使得这部笑中有泪的影片愈显深刻的人文关怀。

近来影市出现的“小成本的春天”,其实是中国电影寻求在好莱坞大片轰炸与国内名导纷纷倾向厚重题材、自身背负过重使命之间的一种自然的权衡。70后、80后们固然爱看热闹的大片,但“爆米花”吃久了未免腻烦,观众对大导演们的大部头作品,也多少有了浅尝辄止的自觉,这时,一批小成本、小清新影片乘势出击。如果说《泰囧》赢在笑点上,那么《致青春》却走着一条迥异之路——以导演的诚意与集体怀旧的气氛,向我们曾经迷惘的、伤感的、可爱的、阳光的青春致敬。《致青春》的成功,相信为中国影坛带来的绝不只是丰厚的票房收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