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名退役消防队长对四川雅安芦山县地震救援的建议>

(2013-04-22 13:10:17)
标签:

四川雅安

退役消防队长

地震救援

建议

自救

娱乐

    作为一名组织指挥过无数次大小救援,也参与了2008汶川地震救援的退役消防员,我依然记得,当年面对压在倒塌的房子下的伤员或尸体,无法进行有效救助束手无策的悲伤,事后人们慢慢知道,不是救援人员越多就等于救援力量越大,相反,大量的救援人员本身的衣食住对当地原本匮乏的物资是很大的负担,没有大型救援设备,光靠铁橇等简陋工具,根本实现不了迅速有效的救援目的。陈光标是外行,但汶川地震中却是他第一时间购买调集了60余台大型挖掘机第一时间开进灾区,对打通道路和后期的救援起的作用不是几个师赤手空拳的兵力可以代替的,他的创举至今让很多主力救援部队汗颜。这些切身体会促使我,对此次地震提几点区别与现在报道的一些作法的建议,算是新闻媒体一片“轰轰烈烈井井有条”的救援场景之外另一个声音。我相信,对于灾区急待救助的官兵和百姓,更有体会。


   此次的救援应该这样组织:


   一、第一时间第一件要做的事:安排足够的通信力量(如利用部队的通讯兵),带上卫星电话,利用直升机,第一时间下远送至各个独立的受灾地点,任务是收集受灾的具体情况并最快时间汇报指挥部

  主要收集三方面主要信息:

  1、伤员大致多少,大约要多少医疗力量,

  2、被困人员大致多少,要多少挖掘机(一定要挖掘机)

  3、活着的人吃住有没有困难,需要多少物资(报道说四川雅安芦山县城免费发放稀饭)

  要求:保持通讯联系,有新情况及时汇报

     这一点必须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安排重兵,(领导运兵车武警消防赶不赶过去先放一边),集中一切资源落实,由通讯部队全权负责,利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最短时间了解情况,并至始至终对整个救援进度跟踪汇报,保持通讯联络,有新情况及时汇报。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知道前线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救援。(看看吧,报道说宝兴县震后9小时仍无消息媒体呼吁提供消息)

 

    二、在通讯部队收集灾区信息的同时,最重要的几支救援力量要立即准备,道路一通马上按主次,先后,有序进入灾区。

  1、道路交通部门:全线上岗,第一时间对去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治,绝对防止救援力量因为交通混乱而堵在路上的情况。因地震塌方道路中断,第一时间要调集足够的大型设备抢修。地面道路是绝对的生命线。(问题已出来,报道说四川雅安芦山震区堵车现10公里长龙)

  2、医疗部门:第一时间集中灾区附近县市的医疗人员和急救车,带足药品,第一时间进入灾区。这里要防止医疗力量过于集中的情况,事先做好分工安排,保持每个独立灾区都有足够的医疗力量。

  3、民政部门:第一时间调集足够的帐篷、被子、食品三种主要物资,最好由部队协助(可以保证行动迅速),装车,待命,道路一通,按分工分点第一时间送进灾区,力保地震当晚受灾群众不会露宿街头或饥肠辘辘。(问题已出来:四川雅安震区龙门乡民众面临无帐篷可住困境)

  4、消防:消防作为地震灾害中解救被困人员唯一相对专业的救援队伍,带上液压破拆工具,分点分片进入灾区。(为什么说消防相对专业,因为地震中对被困人员的救援道理简单,就是利用大型的吊机把压在人上的建筑体吊离,只要有设备,建筑工程人员也可以是救援主力。其它的设备都是噱头)
  5、电力部门:调集小型的发电机、或者抢修好灾区救援力量相对集中的地方的电力,没有照明不好救援,通讯工具也要依赖电源。(问题已出来:震区夜间救援因断水断电路况差受阻)

 

   三、几个容易疏忽的关健点:

    1、越大型救援,越需要科学专业的指挥。越需要领导之外的专业、有经验的救助人员来协调。所以领导来现场很好,但最好不要指挥,这绝对不是你的强项。把真正的指挥权交给内行,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要随意指挥,我们官场的特点就是高官手一指下面马上领会的大动干戈,且不计得失。你好意的一个指挥,却极易把整个救援行动引向错误的方向,以致使一些救援行动越来越像表演,这种情况,每个参与过救援的一线官兵必定深有体会。

  2、所有进灾区救援的人员,包括医疗的,交警,消防,空军,以及其它部队,吃住都要实现自给自足,也就是说要好露营准备,特别是要带上被子或睡袋、集体帐篷、食品,不要再给原本就物资匮乏的灾区这方面的压力。

  3、指挥部特别是部队,要保证一线救援力量的休息,没有基本的休息,救援效果会打折扣或者收发不必要的事故伤亡。(为什么要提这一点,因为我太清楚,我们这个国家,特别是部队,特别是大型的救援,常常精神重于效果)

  4、第一时间提供足够的直升机。对于抢救伤员,直升机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悲剧的是,汶川也好,此次救援也罢,报道中,鲜有听到利用直升机开展救援
  5、 防止救援力量分配不均

  6、 防止各部分力量没有负责人

 

     四、几种不合灾区实际、哗众取宠的作法必须摒弃:

    1、救援阵容豪华出场不计主次纷纷奔赴一线。

  看报道就知道,现在进入灾区的就有北京组9支医疗队说是防疫心理干预、内地险企、四川安监局27支矿山救援队、成都军区13集团军、陕西省35人紧急医疗救援队、卫计委19名医疗专家、中国国际医疗救援队等等,不一一列举,截至16时共有7491名军人投入地震救援,天啊,这么多人,他们自己的吃住怎么解决?对灾区是否会是个负担,是不是想进入就进入?有多少人在一线发挥作用?个人意见:第一,地震救援没有明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震救援队,现在所谓的国家地震救援队大部分都是消防员兼任。第二,反对灾难的第一时间开大量的运兵车进入灾区,因为,从以往的救援现场看,没有大型设备、徒手进灾区的救援力量做的事基本都是就是志愿者的工作,更因为人员众多,极不便指挥协调,吃住更是个大问题。而且,公安、特警、军人进入灾区,相比收集一线信息、调集大型设备、交通管治、医疗救助,他们可缓和一下,让出狭窄的救援通道更合理。

  2、新闻媒体不分主次的狂轰滥炸

  媒体的首要报道应该是灾区的困难,以便督促政府各部门展开更有效的救援,但事实是,多少领导出马,救援力量数量,多少牛B的救援队出发,多少感人的瞬间,某某领导没有实质内容的新指示却成了重中之中,这几乎成了每一次灾难救援的惯例,可悲的是大部分灾区之外的人并不了解。感动的人在感动,悲伤的人在悲伤,这不是讽刺吗?

    最后一句话,献给还在苦难中的当地老百姓:对于领导、大部分的百姓来说,似乎只要有力量进入灾区似乎就是成功的救援行动,其实,救援得力与否,灾区待救助的百姓最有发言权。所以你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微信微薄发出你们真实的困难,这也算是一种自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