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大如鸟出笼
(2023-03-20 10:23:04)
标签:
情感 |
我的小儿子出生时,我已到异地工作,极少陪伴他,只是周末回家一趟,来去匆匆。高三年级最后一学期,因高考政策的调整,他转到我所在地读书,我独自带了他几个月,朝夕相处,陪读管生活。
上大学后,他就与我们分开了,毕业后,把家安在了我国最大的都市,结婚后的这几年,由于有小孩,不方便,很少回家,就是春节也没有回来过。疫情三年,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是很难走动的。好在现在科技发达,都能视频见面,基本上我们每周都能视频聊天,看看儿子,也看看孙子,他们平安无事,我们的心就安了。正应了那句话,儿大如鸟出笼,好男儿志在四方。
鸟出笼,证明了它有飞翔的能力,有了生存的本领,儿子大了,就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既要管他的小家,又要照顾父母,生存下去的压力很大,不可能长期呆在家里,留在父母身边。
虽然说有好男儿志在四方,但也有儿行千里母担忧,人们就是这样的矛盾,我们也不例外。既想让儿子在外闯荡、奋斗,又很担心他们,为他们的成长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家庭幸福而自豪,为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担心。尤其是疫情这几年,不能见面,只有通过视频来了解情况,宽慰、劝导,他们及其家人的每一次发烧、咳嗽,都牵挂在心,封控期间,他们买上了东西我们比他们还高兴,虽然不能见面,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喜一忧都和我们的情绪相伴。
儿子在外也时常牵挂我们,过年、过节不是打钱就是寄礼物。年初我感染新冠住院,儿子知晓后,要立即请假回来照顾我,被我们回绝了,当时疫情很严重,他回来有再次感染的风险,加之我的病情不太严重,就没有必要再来回跑了。
今年疫情的势头减弱了,借助在家乡开会的机会,儿子决定带一家三口回来,在家住几天,对此,我们是高兴的。既能亲眼看看儿子,又能抱抱三年未见的孙子,人们都说隔辈亲,人闲下来了,就想看看孙子,与此同乐。
为了迎接他们,妻子早早就忙碌起来,张罗他们的吃、住、行。拿出准备年饭的劲头,精心准备家乡的饭菜,准备孙子爱吃的东西,考虑到外地儿媳的口味,尽量做一些她爱吃的,就这还担心儿媳妇吃不惯。大儿媳虽然嘴上没什么表示,但把欢迎的想法落实在行动上,提前增购了2把餐椅,请人擦洗了窗玻璃,清洗了窗帘,以一个女主人的身份迎接弟弟一家的到来。大儿子联系了一家影楼,准备照一张全家福,尤其是给两个已经有了思想的孙子,多照几张,一方面作为永久留念,另一方面是告知他们,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不论距离多远,都是亲兄弟。
正在上幼儿园的大孙子告知他的小伙伴们,他弟弟要来他家,还要照相,并邀请小伙伴参加。我问,弟弟回来你的玩具让他玩吗,他答,那当然,我们一起玩。一向视玩具为宝贝的他,一下子大方了许多。
张开臂膀迎接外出闯荡的孩子回家,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家的温暖,让他有回归的愿望,记住回家的路,也是期待他的再次回归。
鸟出笼,是为了在广阔的天地间,更好的生存,但它们一旦出窝,就从此不再回头。人们是有智慧的动物,智慧体现在他们知道感恩,有了生存条件后,他们大多都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都有家的概念,都会记住回家的路的。
在此,我想对年轻人说一句,世界太大,不管你走多远,生活再难,总有人等你回家,因为,家里有我们最爱的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