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仙人承露”历史上的记载最初是源于汉武帝在位的时候一心求长生不老,听身边的道士说用天上降下的甘露拌了玉石碎屑服食用,就可以止阴气生阳气,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于是一心想要长生不老的武帝刘彻就在西安的建章宫修造了一尊托盘承接天露的铜人。后人将这个双手托举铜盘高高举起的铜人造像取名为“仙人承露”。圆明园这处景点的造像是嘉庆年间修建的,原件是一尊铜铸的仙人雕像。圆明园惨遭焚毁后仙人铜像也丢失了。几年前圆明园修复整理遗址的时候在原址复建了这尊呈露仙人,重制的这尊仙人像是墨玉石雕造的,样式尺寸都是依照圆明园清代藏图的图纸原样仿制成的。
这样的“仙人承露”在北海还有一尊是我今年夏天和两位朋友在琼岛上的白塔背后下面的山体上看到的,一个汉白玉的雕龙柱子,柱子上方有厚实的底座,底座下有个大底盘,底盘的周边有汉白玉的石栏,有小阶梯接地。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园林小品,在北京北海公园琼岛正面弧形长廊的东侧后面,一个相当隐蔽的角落里,周围生长着许多大小的树木和灌木,很美的造像隐身在里面,这个园子目前为了保护植被建筑正闭门谢客封园修养生机。我远远望去,“仙人承露”的铜人双眼平视表情凝重,手托铜盘高高举过头顶,面对太液池一湖碧水坦然飘逸的矗立在山间。当时很是喜欢,和朋友一起站在各个角落也没拍出心仪的片子,圆明园的这个造像忽然勾起我的兴趣,今天午饭后拿起相机就进了北海,沿着太液湖的东岸向南到了东门过桥上山直奔白塔背后的半山,眼下树叶落下,疏枝通透,远远望去,仙人呈露的造像清晰可见,我兴奋的按动快门,几张“仙人承露”的片子就到手了。在拍摄的时候还遇到一个很会谈古论今的老北京和我很是地道的讲述着他熟知的北京掌故:
“在北京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一心想成仙,中年以后把自己修仙的地址选在了北海,而修仙的重要道具之一就是这个仙人呈露盘,据说喝露水是能长生不老的秘方之一,因此嘉靖皇帝只要是盘子里有水就喝,至于卫生问题不在他的考虑的范畴之内。可见“仙人承露”的魔力对当时的帝王有多么大的魔力”。
后来这种祈福的方式便延续下来,经过简化改造保留了柱子,取消了小人,柱子上面置一只圆盘,这就是华表。华表的柱头上的盘中有一祥兽,名字叫“吼”。它们的功用各不相同,以此寄予着人们祈福避祸的愿望。
我平时喜欢健身散步的同时一边欣赏古代园林艺术的造诣,一边用相机记录偶遇的镜头画面,给深入探寻未知的各种知识寻找切入点,以此来增长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做是一件很开心的趣事!冬天到了,可以入镜的花花草草,林木山野不多了,此时游走在城里的各大公园,从中探寻自己喜欢的名人故里,古迹遗址,殿堂庙宇,石碑石刻,品味艺术,欣赏艺术之美就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依然暖暖的充实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