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游戏中规则意识的培养途径

(2018-05-07 21:50:05)

http://s7/mw690/003vlSKVzy7khCbwLJAf6&690

http://s10/mw690/003vlSKVzy7khCfMpAd19&690

  1.遵守规则

  幼儿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往往会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游戏中幼儿的创造随处可见:手表带当成了电梯;纸箱当成了房子;树枝当成了宝剑;椅子当成了火车,这些创造的火花,让原本简单的游戏变得精彩、生动起来。但如若处理得不好,“树枝宝剑”会引发幼儿攻击性行为,“小椅子火车”不恰当的使用会变成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活动比较剧烈的时候,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应当让幼儿掌握和学习判断问题是非的明确界限;注意学习区分哪些行为可以去做,哪些行为相对来说比较危险和错误,不能去做,让幼儿学会自我约束。这样才能把外在的行为要求变成内在的行为需要。教师可以和幼儿商量一下,让幼儿明白行为的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找出对错,讨论怎样做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才能与同伴玩得更好更尽兴等。这样既保护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力,又约束和克制了不恰当行为,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2.规则强化

  根据新课改理念的精神,我们应该从能力、体验、情感等多个视角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对幼儿的评价就是要让幼儿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兴趣。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在一些活动后,教师也会给出一些评价,有的教师会提一大堆负面的评价,不准这样,不准那样,长期如此,幼儿会变得看教师的眼色行事,变得“循规蹈矩”,对游戏不感兴趣,自主性得不到发展。

  总之,幼儿园是幼儿开始接触社会的第一站,从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规则意识,通过规则,要让幼儿明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在幼儿园活动的每个环节恰当介入规则教育,将最终达成树立幼儿规则意识的目标。自主游戏以其设计的灵活性、机会的均等性、环境的多样性、过程的规则性及教师角色的多重多样性等诸多优势,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也是未来幼儿游戏活动发展的趋势,如果善加利用,必是一种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优良媒介。我们应该帮助幼儿从小就理解和遵守生活、学习的各项常规,培养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如果幼儿只是服从教师制定的规则,可能奏效于一时,容易使幼儿形成消极执行规则的态度。如果让幼儿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会自己制定规则,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的社会生活,学习遵守社会基本规则,并在成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通过学习和耳濡目染,幼儿会把规则内化到心里,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公民打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