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11月04日

(2024-11-04 14:32:48)
             拾     

          今天讲三个小故事,说说咱们有些专业体制内的事:
           韩寒是个纯个体户作家,出名后,中国作家协会请他加入,他不但不领情,还说,“如果请我当作协主席还可以,我当上作协主席,第一件事就是解散作协!”因此韩寒遭到一些体制内的老作家们群起而攻之。其中河北省作协主席骂得最狠,他在电视采访中说:“我要是他爹,我就掐死他!”
对此韩寒的回应是:“我没有官方给我的任何收入,我每年的版税都是几百万,而且是税后。可你们体制内的人全靠纳税人养活着。从赡养的道理来说,   我才是你们的爹!”
从此作协再也不敢招惹韩寒!
            郑渊洁1986年在一次作家笔会上,被另一位作家问道:你有没有看过俄罗斯某某作家的书?他摇摇头,对方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读过,你怎么写作?
           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的书,特别受启发,诸位都看过吗?
           在座大多数人都点头表示确定,然后郑渊洁说:这个名字是我瞎编的。
郑渊洁说从此他再也没有参加过作家笔会!
           溥仪买了门票去故宫参观,看到墙上挂着的照片,说:“这不是光绪帝,是醇亲王。”
           工作人员说:“我们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是你懂还是我们懂?”
            溥仪说:“我是不懂历史,可我爹我还是认识的。”
            第一个故事装大爷,第二个故事装学问,第三个故事装专业。
            看来“装”不是土老帽的专利,而是有悠久历史传承而来,越是某些专业领域装的越厉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